1944年,一名八路军哨兵在站岗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名日本军官出现在营地前方,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将其开枪击毙,可还没等他高兴,竟发现被打死的是他的司令员![凝视] 1944年1月,山西夏县寒风凛冽。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康俊仁在外侦察敌情后,身着缴获的日军大衣返回驻地,营地哨兵远远望见这身装束,误以为是敌人来袭,果断开枪。 谁也没想到,这位身经百战的抗日英雄,竟以如此意外的方式牺牲,年仅36岁。 康俊仁1908年出生于山西夏县一个贫苦农家,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辍学务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他正担任周村村长,目睹日军暴行后,他毅然投身抗日斗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康俊仁奉命加入冯虎林游击队,担任第二大队队长,1941年3月23日晚,他带领战士包围山底、小王、陈村三处民团,一枪未发就缴获步枪三十多支,俘敌三十多人。这次行动后,游击队声威大振。 1941年5月23日,根据中共条西地委指示,康俊仁以第二大队为基础成立“夏县抗日游击队康大队”。 仅仅两个月时间,这支队伍就从几十人发展到八百多人,当地百姓深受日军和匪军双重压迫,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康大队。 康大队打鬼子的故事很快传开,1941年7月,康俊仁率三十多名精兵,在夏县郭道村以北的黄洛渠两岸设伏。 不到半小时就结束战斗,全歼五六名日军和部分伪军,缴获步枪五支、掷弹筒一个、骡马四十九匹及大量军需物资,这是康大队首次与日军直接交战并获全胜。 1942年5月28日,康俊仁率一百多人突袭楼底村警备队炮楼,,他利用夜色掩护,在警备队长赵雷生接应下,一枪未发就将三十多名敌人全部抓获,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十八支、掷弹筒一枚,同年7月,他又率队围歼李永贵匪军三百多人。 最精彩的一战发生在1943年,康俊仁采用分进合击、避强就弱的战术,率部与贾真一匪军激战两天一夜,击溃其主力八百余人,这一胜利使游击区范围扩大,百姓终于能够安居乐业。 由于战功卓著,1943年11月,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在夏县韩家岭正式成立,康俊仁被任命为军分区司令员,他上任不久就面临严峻考验。 1943年12月上旬,日军集中万余兵力分四路扫荡中条山根据地,康俊仁带领军民英勇抗击,击退了日军进攻,下旬,日军又调集两万多兵力,勾结贾真一残部再次扑来,康俊仁精心部署,又一次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连续两次反扫荡胜利后,康俊仁决定亲自侦察敌情,1944年1月22日,他不顾危险下山侦察。返回司令部途中,因身穿日军服装,被哨兵误认为敌人而不幸中弹牺牲。 这位从贫苦农民成长起来的抗日英雄,就这样永远倒在了他深爱的中条山上,康俊仁牺牲后,太岳军区失去了一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员,百姓失去了一位真心为民的好干部。 2015年,康俊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的英雄事迹被永远载入史册。 回顾康俊仁的抗战经历,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点?是他在武器简陋的情况下巧妙打击敌人的智慧,还是他总把百姓安危放在首位的担当?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像康俊仁一样挺身而出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 康俊仁——中国军网
1930年,蒋介石乘专列前往前线视察,被西北军大队骑兵包围,危急时刻,一个团长率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