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涨普通人要避开3大误区这两天的A股,像被点燃的烟花。指数直线拉升,板块轮

川北小哥 2025-08-28 16:40:50

股市大涨普通人要避开3大误区 这两天的A股,像被点燃的烟花。指数直线拉升,板块轮动如潮,连菜市场的阿姨都能和你聊两句“人工智能又涨停了”“半导体芯片要起飞了”。朋友圈里,有人晒出翻倍的收益截图,有人焦虑“还没上车是不是晚了”,更有新手攥着年终奖冲进营业部——仿佛错过这波行情,就错过了人生的“财富密码”。

但历史总在重复同一个剧本:当菜市场都在讨论股票时,风险往往已站在门口。对普通人来说,比“能不能赚钱”更重要的,是先避开那些藏在狂热里的“认知陷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股市大涨时,最该警惕的3大误区。

[话筒]误区一:把“情绪狂欢”当“价值信号”——盲目追涨,是最昂贵的学费

最近和几个刚入市的朋友聊天,他们的操作逻辑惊人相似:“某只票连续拉了5个涨停,新闻里说这是‘政策利好’‘行业拐点’,现在不上车,难道等跌了再买?”于是,他们在股价创出年内新高时全仓杀入,结果第二天就遇到回调,账户浮亏5%。

这不是个例。行为金融学中有个概念叫“可得性偏差”——人会本能地根据容易回忆的信息做决策。当市场连续上涨时,“赚钱效应”会成为最醒目的记忆,让人自动忽略“估值是否合理”“业绩能否支撑”等关键问题。

举个真实案例:2020年7月,A股曾上演“疯牛”行情,券商股单月暴涨30%,散户蜂拥买入。但仅仅半个月后,指数就因获利盘抛售暴跌15%。后来复盘发现,当时多数券商股的市盈率已超过历史90%分位,所谓的“利好”不过是短期流动性宽松的幻觉。

真相是: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大涨的背后,可能是情绪驱动的泡沫,而非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普通人最该问的不是“还能涨多少”,而是“这只票现在的价格,是否匹配它未来3年的盈利?”如果答案模糊,追涨就是一场豪赌。

[话筒]误区二:把“高频操作”当“投资能力”——越折腾,越容易亏

“今天卖了新能源,追了半导体;明天半导体跌了,又换消费股……”这是大涨行情里最常见的“操作轨迹”。朋友小周就是这样,7月以来每天交易3次以上,手续费交了近2万,账户收益却从15%缩水到5%。他苦笑着说:“我以为自己反应快,结果是来回打脸。”

心理学中的“过度自信效应”会放大这种行为:当账户出现盈利时,人会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把运气当成实力,进而增加交易频率。但数据显示,A股散户的交易频率是机构的5倍以上,而年化收益率却比机构低10%-15%——频繁交易,本质上是在给券商和税务局“打工”。

更危险的是,频繁操作会摧毁你的“投资纪律”。比如,你原本计划拿3年,但因为看到某天大跌就恐慌卖出,结果错过后续反弹;或者因为短期上涨就想“落袋为安”,反而错失主升浪。

真相是:股市里“不动”往往比“折腾”更赚钱。 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早已揭示:找到一条长坡(优质企业),然后让雪球自己滚起来(长期持有)。对普通人来说,与其在K线图里追涨杀跌,不如花时间研究企业的护城河、行业的景气度,用时间换空间。

[话筒]误区三:把“热门消息”当“投资指南”——别人的“内幕”,可能是你的“陷阱”

“我有个朋友在券商工作,他说这只票下周要拉涨停!”“群里大神说,政策要重点扶持XX行业,现在买就是抄底!”大涨行情里,各种“内部消息”“小道传闻”满天飞,普通人很容易把这些当成“投资圣经”。

但你知道吗?这些“消息”往往有3层滤镜:第一层是传播者的利益——大V推票可能收了佣金,机构吹票可能为了出货;第二层是信息的滞后性——等你听到消息时,主力资金早已布局完毕;第三层是认知的偏差——你觉得是“内幕”,别人可能觉得你是“接盘侠”。

2015年股灾前,某财经大V连续推荐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等“妖股”,粉丝跟风买入后,股价3个月内暴跌70%;2023年AI行情中,某社群疯传“某芯片公司拿到万亿订单”,结果被证实是虚假消息,追高的散户血本无归。

真相是:投资没有“捷径”,只有“笨功夫”。 真正的内幕不会流传到网上,真正的机会也藏在你对企业的深度研究里。与其到处打听消息,不如学会看财报、读研报、跟踪行业数据——这些“慢功夫”,才是普通人最该修炼的“防骗术”。

[话筒]总结:大涨时最该做的,是“降噪”和“等待”

股市里的钱,从来不是“抢”来的,而是“等”来的。当市场陷入狂热时,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被低估的角落;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赚钱”时,风险已经在暗处堆积。

对普通人来说,最好的策略不是“抓住每一波行情”,而是:

1、关掉K线图,远离噪音:少看新闻推送,少刷炒股群,避免被情绪绑架;

2、守住能力圈,只投懂的:不碰自己不了解的行业,不被“新概念”迷惑;

3、做好计划,遵守纪律:设定买入/卖出的估值锚点,用规则对抗人性。

记住:股市里最昂贵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认知差”。当你不再被情绪、消息、短期波动牵着走时,才能真正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毕竟,投资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需要耐心的马拉松。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智搜分析微博智搜内容共创计划

0 阅读:2
川北小哥

川北小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