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索要驻韩美军基地土地,韩国网民欢呼:全割给美国吓醒中朝】 “如果你不想让美军走,就把地划出来。” 这是特朗普在与韩国在野党领袖李在明闭门会谈中传递出的潜台词。 54分钟的公开寒暄后,140分钟的闭门交锋才是真正的焦点,而这场发生在纽约的“交易时刻”,迅速在韩国内部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在舆论场上诞生出一句“割地保军”的讽刺新词。 相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初在白宫门口苦求军援,韩国这次主动“预演特朗普”,却换来一个让人尴尬的剧本。“全割了也行,美国保护我们最重要。” 韩国网络上部分留言热烈支持将美军驻地直接“转让”给美方所有,引发舆论哗然。这不是调侃,而是韩国社会深层焦虑的真实写照。 特朗普的“土地要求”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即兴之举,而是其一贯“交易外交”逻辑的延续。2019年他曾要求韩国将驻军军费提高5倍,威胁“不给钱就撤军”。 如今重出江湖,特朗普显然想再打一张“驻军牌”,但这一次更进一步,直接瞄准了土地所有权。而这背后,既有国内选举的考量,也有对地区局势的战略盘算。 从1953年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以来,美军在韩驻扎已有70余年。根据《驻韩美军地位协定》第2条,韩国政府有义务“无偿提供”基地土地供美军使用,但“提供”并不意味着“所有权转让”。 目前美军使用的33处主要基地全由韩方登记为国有财产,一旦“割让”行为成真,不仅违反韩国宪法关于领土主权不可出让的基本条款,也将引发国内法律与政治的巨大震荡。 那么特朗普为何执意提出这一要求?从地缘视角看,驻韩美军本就是美国在东北亚布防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它对朝鲜构成持续威慑,另一方面,其战略位置也使其能迅速投射力量至台海方向。 在“印太战略”全面推进背景下,特朗普的算盘显然不止是“保安费”那么简单,更是一场借地实控、布局亚太的前置部署。而从经济逻辑出发,驻军土地本身也蕴含巨大价值。 以汉弗莱斯基地为例,其周边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十年内翻了近三倍。将来一旦美方获得土地所有权,不仅可用于军事用途,还可能成为军工企业、房地产资本的新增长点。 韩国媒体甚至猜测,此举或与美国军工巨头波音在亚太地区的新一轮合作计划有关。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一“割地风波”中,韩国国内并未形成统一反对声音。 相反,部分年轻人出于对朝鲜军事威胁的恐惧,反而认为“与其让朝鲜来打,不如直接让美国来守”。长期以来形成的“安全依赖症”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与此同时,韩国内部政治分裂加剧,保守派为迎合美方态度甚至主动为特朗普开脱,进步派却陷入焦虑与进退两难。而在中国舆论场,这场“地主与租客”间的博弈更像是一出熟悉的剧本重演。 萨德系统尚未从过去的风波中走远,美韩军事合作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引起地区安全格局的震荡。中国外交部早已明确表示,任何损害中国安全利益的部署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如果美方借“土地所有权”进一步固化军事存在,不排除引发新一轮战略摩擦。朝鲜方面也不会坐视不理。近年来,随着核武部署持续推进,朝方将美韩军事一体化视为“直接威胁”。 一旦美军在韩驻地“产权化”,朝鲜方面势必在战略上作出回应,甚至可能加快新一轮导弹试验或核试准备,进一步推高半岛紧张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从法律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要求操作难度极高。 韩国宪法第3条明确规定“领土为韩民族固有之疆域”,而《驻军地位协定》若要修改,需经国会审议和批准,流程繁复,舆论风险极高。 更现实的是,韩国曾有多起美军基地因污染问题引发居民抗议,一旦土地转为美方所有,责任归属与治理问题恐将成为新争议焦点。 不过,特朗普的目标并不一定是“真要地”,而更可能是典型的“交易艺术”策略。他擅长先提出极端要求,制造谈判压力,再通过舆论操控迫使对方让步。 最终或许不是要整块土地,而是在基地使用权、设施共建和军费分担方面敲下更多“筹码”。这正是他第一任期反复上演的谈判套路。 放眼未来,一旦特朗普明年重返白宫,美韩关系恐将再度经历“重新定义”。而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站位,也将面临更艰难的抉择。 对中国而言,强化对韩经济合作,推动多边安全机制建设,或将成为应对美韩军事同盟变化的关键路径。 回看此次“土地风波”,它不仅暴露出韩国社会对安全的焦虑和对主权的模糊认知,更揭示出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间的无力挣扎。 当“租兵换安”的逻辑被无限放大,当“割地保军”的声音成为主流舆论,所谓“同盟”关系的本质,也就无需多言了。 美韩关系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而东北亚的安全秩序,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力量重构。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土地交易”风波,也许只是序幕。
【川普索要驻韩美军基地土地,韩国网民欢呼:全割给美国吓醒中朝】 “如果你不想让
飞绿说历史
2025-08-28 15:29:08
0
阅读:91
雲雾之峰
李在明是在野党?小偏是在地下室编的吗?
策马扬鞭 回复 08-28 23:31
还“特朗普明年重返白宫”呢,难道特朗普今年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