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挑衅中国,明天德国、欧盟挑衅中国,后天菲律宾挑衅中国,为何那些弱我们十倍

老阿七说史 2025-08-28 11:20:45

今天日本挑衅中国,明天德国、欧盟挑衅中国,后天菲律宾挑衅中国,为何那些弱我们十倍百倍的国家总是挑衅我们而我们却总是在隐忍,就是不去教训他们呢?   你是不是也觉得憋屈?明明咱们拳头硬了,经济强了,军舰也能远洋了,可偏偏总有些国家三天两头来碰瓷,像蚊子一样嗡嗡绕着你飞,打不死人却膈应人。 日本在搞小动作,德国突然说要派舰来亚洲转转,欧盟跟着指手画脚,菲律宾更是不定时上演“哭惨戏码”,明明实力悬殊,他们哪来的胆子? 但真相,可能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先说最近几个事儿,今年年初以来,日本确实没闲着,海上保安厅的船总是有意无意往争议水域靠,航空自卫队战机升空频率也高了。 但他们真是在“单挑”中国吗?并不是,背后站着的是谁?美国。 特朗普2025年重回白宫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强化“印太战略”,日本成了前沿阵地,他们挑事,是因为有人撑腰,而不是自己真的敢硬碰硬。 德国和欧盟最近也跳得有点高,德国外交部去年底还说要“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今年就传出可能派护卫舰来南海。 欧盟也跟着说些不痛不痒却刺耳的话,但你仔细看,他们国内吵翻天,能源价格飞涨、民众抗议不断,政客们需要找个外部话题转移矛盾,中国,成了一个“安全出口”。 菲律宾就更典型了,小马科斯政府一边说着要对话,一边偷偷给美军开放更多基地。 但他们真打算跟中国动武?除非疯了,他们的策略是“碰瓷式外交”,闹一闹,博点国际同情,再换点经济援助,本质上是一场表演,观众是美国,也是国内民众。 一句话:大国,不下闲棋,不走废子。 你看到的“隐忍”,其实是一场高纬度的战略定力,中国不是不打,而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必要之仗。 2016年南海仲裁案那次,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压境,中国三大舰队精锐尽出,实战演练、导弹准备,一句话没说,却把对方逼退了,那之后,南海才真正平静了几年。 现在也一样,东海、南海、欧洲方向,看似处处是挑衅,但其实没有一场冲突值得中国掀桌子。 我们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是发展,是复兴,是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外政策更加急躁,拉盟友围堵中国的态势也更明显,但这种围堵是虚的,欧洲国家跟中国贸易额年年涨,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利益深度捆绑,谁敢真撕破脸? 有些声音总说“该亮剑了!”“再不打就软了!”,但其实,真正的高手,从来不会因为别人骂两句就拔刀,中国的回应,往往是你一开始看不懂、过后才恍然大悟的。 比如稀土,去年中国刚刚宣布优化稀土出口管理流程,没明说限制,但国际价格应声波动,美国军工、德国汽车业顿时紧张,这叫“精准反制”,不声不响,但痛感强烈。 再比如国际规则,中国现在越来越熟练地用世贸组织规则告美国、告欧盟,用国际海洋法公约反驳南海指控。 你用你的规则打我,我就用同样的规则打回去,这才是现代大国博弈的常态。 说回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不直接“教训”他们? 因为不值得,战争是最后的选择,而不是首选,一旦动手,破坏的是我们几十年攒下的发展环境,打乱的是民族复兴的节奏。 何况,现在中国的反制工具太多了,经济、外交、法律、科技,哪一个不比军事更灵活、更少后遗症? 别忘了,美国最喜欢的就是有人替它冲在前线当炮灰,中国如果被激怒出手,才是正中最怀好意的圈套。 你觉得中国在忍,其实中国在布一场更大的局,从“一带一路”到RCEP,从国产航母到空间站,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咱们拼的不是今天谁骂了一句我就要回嘴,而是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个世界到底谁说了算。 有些国家,注定是棋子,而中国,是要做下棋的人。

0 阅读:0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