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红五军军长孙玉清被马家军俘虏后,敌人未能识破他的真实身份,将其送往火神庙关押,谁料,一位同样被俘的年轻红军战士走上前去,向其行礼道:“军长,你也来了?”敌人一听,又惊又喜! 1937年的河西走廊,西路军在这儿跟敌人死磕了五个月,到最后是真撑不住了,梨园口战斗打完,部队散的散、伤的伤,已经没了完整的建制。 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跟着王树声、李聚奎这些老战友组成了一支小分队,顺着祁连山慢慢往东挪。 有天傍晚,他们好不容易找了个背风的山洞,想生火烤烤身子、歇口气,刚把火点着,敌人突然就从山坳里扑了出来。 枪声一响,大家赶紧抄起家伙反击,可敌人太多了,小分队一下子就被冲散了。 孙玉清带着十几个干部战士突围出来,清点人数的时候,看着身边一个个又累又伤的战友,心里不是滋味。 他跟大家说,咱们不能在这儿耗着,得想办法回陕北,找到党中央才算到家,后来他们商量着,把军装换了,化装成老百姓,慢慢往陕北走,可没走几天就出了事。 1937年3月,他们走到甘肃酒泉南山三道沟的时候,偏偏遇上了敌军的巡逻队。 双方一照面就打了起来,孙玉清这边就十几个人,子弹也没几发,又没地方弄补给,打了没一会儿就落了下风。 孙玉清自己也被流弹打中,胳膊和腿都受了重伤,根本没法再跑,最后在酒泉县金佛寺南观山河谷,被当地的地主民团抓了。 一开始敌人没认出他是谁,只当是个普通的红军战士,把他跟其他被俘的战士一起押到了火神庙。 火神庙里挤满了被俘的红军,大家一个个低着头,脸上都是疲惫和不甘,可当孙玉清被押进来的时候,好多战士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那是他们的军长啊! 有个年轻战士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一着急就喊了句“军长,你也来了!”这话一出口,旁边的敌人立马炸了锅,赶紧围过来问“哪个是军长?” 孙玉清没躲,就那么站着,敌人这才知道,自己抓的居然是个红军军长,赶紧把他单独押了起来,先送到旅部,后来又转到了西宁,落到了马步芳手里。 马步芳听说抓了个红军军长,心里别提多得意了,觉得能让孙玉清投降,就能打垮其他红军的士气。 一开始他让298旅的参谋长天天陪着孙玉清,一起洗澡、一起吃饭,说话的时候客客气气的,想跟他套近乎、劝他投降。 可孙玉清理都不理,后来马步芳觉得手下人不管用,就亲自出面,在省政府的客厅里“会见”孙玉清。 马步芳穿着光鲜的军装,摆着军长对军长的架子,问孙玉清“你是军长,我也是军长,你今天被俘了,有什么想说的?” 孙玉清一点都不怵他,抬头挺胸地说:“胜败是兵家常事,我从参加红军那天起,就没把生死放在心上,现在就算死了,也没啥遗憾的,反而觉得光荣。” 接着他又盯着马步芳,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打仗靠的是‘牦牛阵’,就是用人海战术堆,赢了也是侥幸;你们把老百姓的儿子抓来当炮灰,不打日本人,专门跟红军作对,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军长?” 这话把马步芳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场精心准备的“会见”只能草草收场。 马步芳不死心,又想打感情牌,他知道孙玉清的妻子岳兰芳也被俘了,在陆军医院里服苦役,就把岳兰芳带过来见孙玉清。 敌人以为夫妻见面,孙玉清会心软,可孙玉清看见妻子,只是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要害怕”。 就这四个字,既安慰了妻子,也告诉所有人,他不会因为家人就低头。 后来马步芳又带着孙玉清去看那些在西宁服苦役的红军战士,战士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脸上又黄又瘦,看见孙军长来了,眼里都闪着光。 孙玉清不管旁边敌人怎么盯着,一个个问战友们“你是哪里人”“啥时候被俘的”“有没有受伤”。 还大声跟大家说:“同志们,西路军虽然暂时败了,但咱们的红军还在,陕北的红军已经壮大了,党中央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红军是杀不完的!” 敌人见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所有办法都不管用,终于露出了凶相,1937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马忠义受了马步芳的密令,摸进孙玉清住的小楼。 敌人冲过去,把他架起来就往外拖,拉到后院的马厩里,把他紧紧绑在马槽旁边的木柱上。 孙玉清看着这些匪徒,一点都不慌,眼睛里全是愤怒,也全是坚定,他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可他没求饶,也没退缩,只是瞪着敌人,心里想着革命一定会胜利。 最后,孙玉清倒在了血泊里,那时候他才28岁,更让人恨的是,马步芳为了向蒋介石邀功,还让人把孙玉清的首级割下来,拍成照片送到南京。 他走的时候才28岁,好多跟他一样大的人,可能还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可他已经用生命为革命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孙玉清用28年的人生,把“忠诚”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把“信仰”两个字融进了血液里。
1937年5月,红五军军长孙玉清被马家军俘虏后,敌人未能识破他的真实身份,将其送
断代史鉴
2025-08-27 16:28: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