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许明习被几十名越军包围,越军见他子弹打光,且只有一个人,就嚣张地大喊:“中国娃子,还是快点投降吧!” 1980年10月,地点是云南边境的罗家坪大山。当时,我军决定拔掉这颗被越军占据的钉子。许明习,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安徽小伙,当时还是尖刀班的班长。他的任务,是带队拿下19号和20号高地,为大部队撕开一道口子。 这种穿插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和“狠”。凌晨3点,趁着炮火掩护,许明习带着尖刀班像几把锋利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插向敌人的心脏。快到敌军阵地前,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去当诱饵,把敌人的火力引开。 他猫着腰,利用地形的掩护,摸到一个暗堡底下,二话不说,两颗手榴弹就塞了进去。轰然巨响,暗堡哑火了,敌人阵脚大乱。许明习振臂一呼:“弟兄们,冲啊!”19号高地,就这么被他们拿下了。 打下来容易,守住难。敌人反应过来,旁边高地的重机枪、无后坐力炮像是不要钱一样朝着19号高地猛砸。这么下去,大家都会被活活耗死。许明习脑子转得飞快,他跟副班长李枝伦说:“我再去敌人后方闹点动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你带人趁机拿下20号高地!” 这基本上就是个九死一生的任务。李枝伦死活不同意,但许明习眼睛一瞪:“这是命令!”说完,他就一个人消失在了夜色里。他在敌后左冲右突,先是炸了个弹药库,火光冲天,接着又敲掉了几个机枪点。敌人彻底懵了,搞不清到底来了多少中国军队,大批人马被他一个人牵着鼻子走。 就在这时,许明习发出了信号。李枝伦带领战友们一鼓作气,成功拿下了20号高地。 然而,就在许明习准备撤退时,他被发现了。为了掩护战友,他故意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把追兵都引向自己。子弹在他身边嗖嗖飞,一块弹片削进了他的手臂,鲜血直流。他躲在一块巨石后面,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 几十名越军把他团团围住,看他孤身一人,还受了伤,觉得胜券在握。于是,就出现了文章标题里的那一幕。一个越南军官嚣张地喊:“中国娃子,还是快点投降吧!” 投降?许明习冷笑一声,把枪一扔,拔出了腰间的刺刀。在他看来,中国军人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投降”这两个字。他准备用生命做最后一次冲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我军的炮火延伸过来了!一发炮弹如同天降神兵,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包围他的越军中间。随着一声巨响,刚刚还嚣张不已的敌人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 巨大的冲击波也将许明习震得飞了出去,滚下了山崖,昏死过去。 等战友们找到他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当听到“我们胜利了”的消息时,这个硬汉的嘴角才露出一丝微笑。这一战,他一个人干掉了十几个敌人,捣毁了两座暗堡,荣立个人一等功,被授予“孤胆英雄”的光荣称号。 伤愈归队后,他提拔成了排长。但这个英雄排长,在部队里却有个外号——“神经排长”。 1984年,在老山前线,阵地上的日子苦啊,天天啃压缩干粮,几个月见不到一点油腥。许明习透过望远镜,看到对面越军阵地前的盘龙江边,有一片绿油油的芭蕉林。他馋啊,更心疼手下的兵。 一天晚上,他跟战士们打了个招呼,说要下山干件大事,然后一个人就溜了。战友们都以为他疯了,那可是敌人的地盘,河对岸就是黑洞洞的枪口。结果你猜怎么着?这哥们儿摸到河边,排了六颗地雷,然后跳进河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顺手还游到对岸,砍了几串芭蕉扛了回来,嘴里还哼着安徽黄梅戏。 连长接到报告,气得差点没背过去。等许明习扛着芭蕉回来,连长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许明习嬉皮笑脸地递过去一根芭蕉:“连长,别生气嘛,收获还是挺大的。” 没等连长发火,他“啪”地一个立正,开始汇报:“报告连长!现地侦察完毕。盘龙江水深两米左右,流速每秒2.8米,对岸越军的火力点分布在……”一套完整的敌情侦察报告,说得连长一愣一愣的,火气当场就消了一半。 许明习的传奇,最终定格在了1984年7月12日。那一天,越军发动了疯狂反扑,他所在的151号高地承受了敌人两个营的猛攻。战斗进入白热化,许明习打红了眼,直接跳出战壕,站在壕壁上端着冲锋枪对着敌群猛扫。 敌人被打退了,但他也被一发突如其来的炮弹击中。他的右小腿被当场炸断,右臂也血肉模糊。副班长把他背起来想送下阵地,他却嘶吼着:“快消灭敌人,不要管我!” 他从副班长的背上挣脱下来,用仅存的左手抠着焦土,趴在战壕边上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那一年,他才26岁。一个还没有真正尝过爱情甜蜜的年轻人,一个让父母和哥哥牵挂的儿子,就这样把生命永远留在了南疆的红土地上。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
1980年,许明习被几十名越军包围,越军见他子弹打光,且只有一个人,就嚣张地大喊
历史脑洞
2025-08-26 14:15: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