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见日军军官茨谷五雄,随后礼貌地鞠躬,然而,茨谷五雄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小男孩离开几步后,茨谷五雄当场毙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安甫1925年出生在山东乐陵的一个农家,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农村生活艰难,但他的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过得去,父亲和哥哥们都在抗战的炮火中倒下,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亲人的牺牲让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心底生出一种急切的力量,他不愿再躲在村庄里看着侵略者烧杀掳掠,他要走上战场,哪怕身躯矮小。 十三岁的孩子在别人眼里还是半个童稚,可李安甫已经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背着母亲准备的小布包,摸黑走到八路军的驻地请求参军,刚到部队时,人们怀疑他能不能扛得起枪,那时的步枪比他的个头还高,战士们难免摇头,但他并没有被否定击退,而是用一次次训练证明自己,吹冲锋号时,他趴在地上,冒着子弹呼啸的危险完成命令;练习射击时,他常常举着比自己还沉的枪,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 在战场上,最初的工作是司号员,表面看似不起眼,其实危险极大,冲锋号一吹起,敌人首先盯上的就是那个发号施令的声音,李安甫在战火中逐渐明白,勇敢不是不要命,而是明知风险也要把事情做到底,久而久之,他的胆量和技巧被发现,他的枪法尤其让人惊讶,小时候在家里,他常跟着父亲练习射击,没想到这些本领在战场上派上了大用场,他从一个被质疑的小兵,逐步成长为文化教员、班长,最终被调到武工队。 武工队不同于普通部队,任务更隐蔽、更危险,它专门潜入敌人控制区,打击那些危害最大的军官和特务,对于李安甫来说,这样的任务既像机会,也像考验,个子矮小、面容稚嫩,正好让敌人放松警惕,而这正是他最可怕的优势。 茨谷五雄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目标,这个日本宪兵队长残暴无比,常常在街头随意抓捕和杀害百姓,一次巡逻中,李安甫化装成学生模样走到街头,恭敬地弯下腰,敌人看见只是个孩子,不以为意,就在对方松懈的一瞬间,枪声响起,子弹穿透胸膛,人群瞬间大乱,李安甫早已规划好退路,顺着巷道消失无踪,这一击,让他真正成为敌人心中的噩梦。 这并不是唯一的行动,川岛谷川是另一个残忍的军官,以活体实验折磨百姓而臭名昭著,李安甫同样利用学生身份接近,果断扣下扳机,还有小野田守、冈田友二、山口文正,都是他手下的亡魂,七名团级以上的军官接连倒在他手中,敌人惊惧万分,却始终无法抓到这个身影矮小的“幽灵”。 表面看似轻松的刺杀,背后是无数次精心筹划和冷静判断,每一次行动前,他都要踩点许多天,熟悉街道的每一条巷子,计算人群的流动,设计多条撤退路线,他明白,机会只有一次,失误就是死亡,表面稚气的外貌,掩藏着极度冷静和坚硬的心志,他不是凭运气完成任务,而是用智慧和毅力让自己活下来。 然而,战争不会只留下荣耀,它更常留下伤痕,在一次攻打据点的战斗中,敌人躲在暗堡里疯狂扫射,看到战友接连被击倒,李安甫咬紧牙关,独自摸到死角,点燃爆破筒炸毁了碉堡,轰鸣声中,他被强大的气浪掀翻,重重摔落地面,胳膊骨折,一只眼睛失明,一只耳朵再也听不见,按常理,这样的伤足以让人退下火线,但他养好伤后又重新回到队伍里,继续战斗。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没有离开军装,解放战争中,他依旧冲锋陷阵;1949年开国大典,他身披满身军功章站在天安门广场,见证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刻,那一瞬间,他心里无比清楚,多少流血牺牲换来了这个日子。 从抗战到新中国,再到朝鲜战场,他始终走在最前线,身高一米二,跑在队伍里显得格外矮小,但速度和决心让他从不落后,战友们渐渐习惯了,他总是那个身影最小却冲得最快的人。 岁月流转,李安甫渐渐老去,年纪大了,他常常给年轻人讲起当年的经历,有人问他为何总是平静不多言,他只是淡淡地说过一句:那是该记住的,不是该炫耀的。 2019年,天安门前那个踮脚亲吻国旗的身影,再次让人们记住了他,照片之所以让人动容,并不仅仅因为动作本身,而是因为那背后凝结的历史重量,那面旗帜的红色,是无数战士的鲜血染成的,而李安甫就是其中的亲历者,他用一生守护的,是让后来的人再也不用经历少年时的苦难。 一个人的身高可以被命运定格,但一个民族的脊梁却是在无数人拼死支撑下挺立起来的,李安甫的故事告诉人们,真正的力量不在体格,而在心中的信念,外貌可以被轻视,年龄可以被怀疑,但只要心中有火,哪怕是一米二的身影,也足以震慑敌人。 信息来源:(央视财经2018-11-23——致敬!这位身高一米二的巨人!)
1943年,新四军13团惨遭伏击,不料双方一接火,团长饶守坤就察觉到不正常,突然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