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不装了!我摊牌了!日本议员:不要不拿日本当回事,如果我们想,可以随时造出核武器 信源:央视新闻——要核能、涨军费、买“战斧” 日本将抛弃“和平主义”? 在日本的核燃料设施里,存放着近47吨分离钚,这些材料足以制造数千枚核弹头,让这个唯一遭受过原子弹打击的国家,拥有了随时成为核武大国的技术底牌。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早已存在的现实,它让日本的身份变得异常模糊,也让整个地区的安全格局充满了变数。 早在2006年,一份政府内部文件就详细探讨了自主研发核武器的各种可能性。这说明,拥核的念头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内部酝酿。如今,无论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还是现任总统拜登,都公开承认日本具备快速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这种判断,建立在日本强大的技术基础之上。 如今的日本不仅拥有世界顶尖的火箭技术,可以迅速改装为远程导弹,而且还掌握着先进的核燃料提取工艺,保证了核心原料的供应。一旦做出决定,日本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打造出覆盖海陆空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可以说,技术和物质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核武器的大门已经向它敞开。 但其实真正阻碍日本迈出最后一步的,是其社会内部深刻的矛盾与撕裂。广岛和长崎的惨痛记忆,是刻在一代日本人骨子里的伤痕。86岁的核爆幸存者田中敏子,用失去所有同学的亲身经历,不断质问着政府为何一边宣扬“无核三原则”,一边又大量储存可用于制造核弹的钚。这种源自历史悲剧的反核情绪,拥有强大的民意基础,2023年仍有超过半数的民众明确表示反对国家拥有核武器。 但另一方,从部分政客年复一年地参拜靖国神社,到防卫白皮书悄然删去对战争的“反省”,再到历史教科书将“侵略”模糊地修改为“进入”,种种迹象都表明,有人正试图抹去历史罪责,为军事扩张寻找借口。2015年,曾有高达85%的受访者支持拥有核武器作为一种威慑力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在日本社会内部还未吵出一个结果来。 即便日本最后能够解决内部分歧,在全球地缘政治舞台上,中美俄三个大国虽然时常处于竞争甚至对立的状态,但在阻止日本拥核这个问题上,却形成了罕见的默契。中国作为二战的受害国,对日本任何的军事化动向都保持着最高度的警惕和天然的不信任。 而俄罗斯则将一个军事化的日本视为对其远东安全的直接挑战,甚至俄方领导人曾暗示不惜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来消除威胁。不过,作为盟友的美国的心态则更为复杂,华盛顿需要一个能够协助其战略部署的日本,但绝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有核武器、能够独立挑战其地区主导地位的日本。美国在2018年要求日本削减其过量的钚库存,就是这种控制策略最直接的体现。这三个国家共同构成了一道坚固的壁垒,牢牢锁住了日本的核野心。 但日本政治精英的军事冒险冲动,与国家经济高度依赖外部的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中日之间每年高达3.8万亿的贸易额,占据了日本外贸总额的22%。日本的支柱产业,如汽车和半导体,其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都深深嵌入在中国。汽车产业三成的零部件,半导体产业半数的材料,都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 这种深度捆绑,意味着任何破坏地区稳定的政治举动,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经济后果。松下集团高管本间哲朗呼吁日本商界正视中国现实的言论,与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卧薪尝胆”的叫嚣,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揭示了日本政界与商界之间巨大的认知鸿沟。当日本因历史问题导致与湄公河国家的水电站项目受阻时,已经清晰地表明,政治上的任性会直接反噬其经济利益。 虽然技术能力让日本试图跨越核武的门槛,但分裂的民意又将它向后拖拽,同时中美俄的地缘枷锁为其设定了上限,而深度捆绑的经济命脉则构成了最现实的底线……未来的日本会走向何方,是选择与历史和解,融入区域合作,还是继续试探历史底线呢?这个选择的结果不仅关乎日本自身的国运,也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
[月亮]不装了!我摊牌了!日本议员:不要不拿日本当回事,如果我们想,可以随时造出
冰枫看历史
2025-08-25 14:55:19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