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信源:界面新闻7月31日讯——40万起卖,李嘉诚家族降价推售大湾区400套房产 从七月以来,李嘉诚名下的不少房产都进入了“甩卖”模式,而他的家族企业和记更是恨不得把卖房的公告洒满大湾区,就算是不熟悉房地产行业的人看了也要问一句“这老头弄啥呢?” 而这就要从半年前说起,一笔价值228亿美元的交易,将长江和记实业推到了风口浪尖。 长和集团计划出售旗下遍布全球的43个港口资产。这不仅仅是一次资产的转让,更触及了全球商业巨头在国家利益与个人盈利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这两个巴拿马港口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这还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地区贸易的核心通道,高达21%的中国商船货运量需要经过此处。 港口的经济价值背后,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国家战略与安全利益。 消息一出,中国舆论场迅速反应。《大公报》率先发声,连续发表四篇评论文章,直指这笔交易“绝非普通商业行为”,而是美国推行霸权的一种手段。 官方的表态紧随其后。国务院港澳办强调企业家应当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更是公开表示,“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 面对汹涌的舆论与监管压力,李嘉诚最初似乎并未理会,仍然试图推进交易。他甚至尝试将港口资产拆开,进行分笔出售,以规避整体审查。 然而,来自多方的干预让交易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长和集团最终宣布暂停与贝莱德财团的签约,原定于4月2日的最终协议签署被无限期搁置。 与此同时,巴拿马方面也传来了不利消息。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在审查中发现,长和港口的特许经营合约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并准备对相关官员提出诉讼,甚至不排除收回经营权。 李嘉诚这下真是走进了死胡同里。继续推进交易,将面临中国监管部门的严厉审查和持续的舆论压力;若是单方面终止,则可能需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并可能面临美国的报复。 这笔港口交易的受阻,只是李氏家族近年来遭遇的一系列挫折的缩影。 李泽钜失去了在内地的保险业务。李泽楷本人也未能获得香港特首顾问团的连任资格,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政商影响力的下滑。 李嘉诚曾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出售资产实现套现,但他显然低估了中国维护正当核心利益的决心,也高估了来自美国的支持力度。 曾高调支持此项交易的特朗普政府,在交易陷入僵局之后却突然“消失”,不再公开施压。作为交易对手方的贝莱德财团,虽然仍在谈判桌上,但其热情已明显减退。 就在港口交易陷入困境的同时,李氏家族的商业信誉也遭受重创。香港廉政公署侦破了长实集团观塘安达臣道项目的贪污造假案。 调查发现,该项目中六栋大楼的钢筋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长实股价应声下跌,市值蒸发数百亿港元。 李嘉诚一向秉持“在商言商”的原则,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其商业模式在过去为他带来了巨额利润,却也因被指搅乱市场而备受批评。 他曾投资2500万美元于美国一家生物科学公司,引入抗衰老产品,瞄准中国2.6亿人的老年市场。但该产品后来被证实效用不佳,甚至存在潜在风险。 然而,在当前全球新的监管环境下,他过去惯用的本事已经失效。中国通过《反垄断法》可以有效阻止涉及国家利益的交易,而美国则能随时以国家安全为由撒手不管。 他既无法兑现对贝莱德的承诺,想要重回中国市场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这位曾经的商界巨子,或许正站在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 李嘉诚的经历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案例。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任何忽视国家利益,试图用商业小算盘挑战大格局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太阳]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
冰枫看历史
2025-08-25 14:55:07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