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经死咬钓鱼岛,动不动就敢来挑衅中国,怎么现在没声了?其实很简单,日本的沉默并非退让,而是被中国硬实力按在地上摩擦,疼得不敢吱声了。日本当年为啥对钓鱼岛那么上心?说白了,就是看中了三样东西。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2012年的日本可谓是“钓鱼岛战士”,不光自己嚷嚷,还满世界找支持,政府出钱“买岛”,外交官全球游说,媒体铺天盖地宣传,搞得好像钓鱼岛是他们的命根子。 可到了2025年,这些声音却几乎销声匿迹了。 说起来,日本当年为啥对这几个小岛这么上心?说白了就是看中了三样东西:第一是资源,岛周边可能藏着石油,渔场也相当肥美。 第二就是政治牌,借着“保卫领土”的名头转移国内矛盾;最后是战略价值,想用这个位置卡住中国海军的咽喉。 当时日本玩了一手“组合拳”:对内高喊“领土主权”,对外打“国际牌”。 外务省专门做了宣传手册,让各国使馆统一口径,还找欧美主流媒体发文章,妄图把钓鱼岛争端“国际化”。 但这场轰轰烈烈的外交攻势却碰了一鼻子灰,法国说不想掺和,美国反复强调“不持立场”,连谷歌地图都坚持标注“中国钓鱼岛”。 而日本外交官费尽口舌,最后发现除了自己在唱独角戏,根本没人愿意和他们合唱。 更尴尬的是,他们花大价钱制作的《尖阁之真相》动画片,上线没几天就被国际网友群嘲,说是“带节奏”“夸大其词”。 这一通操作不但没拉到支持,反而让钓鱼岛的历史争议进一步扩散,中国的立场反而得到了更多关注。 这场声势浩大的“国际宣传战”最终变成了日本的独角戏,五年时间过去,他们既没拿到国际支持,也没能在实际控制上占到便宜。这场仗打得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随着局势发展,日本发现自己面临的不只是外交困境,更棘手的是实力对比的悬殊。 中国海警舰艇不仅体量更大,连最新的船都超过万吨,比日本最大的巡逻船还要大出不少,前年,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几乎天天都在,到去年更是形成了全年无休的巡航态势。 就拿2023年11月来说,当日本“鹤丸”号想来挑衅,结果半小时就被中国海警轰走了。 这种实打实的较量,让日本的“示威”变得像是在耍嘴皮子。 更要命的是经济压力,现在日本超过一半的商品都要靠中国进口,从电脑配件到空调零件,从稀土到化肥,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之前那次因为钓鱼岛闹矛盾,光是丰田在中国的销量就跌了四成,这教训日企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如今日本车企在中国一年能卖出500多亿美元,要是再因为钓鱼岛闹出什么事,损失可就不是一般大了。 再看看日本经济,2024年GDP增速才1.3%,而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光双边贸易就超过3700亿美元,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举妄动? 美国虽然说着要保护日本,但现在忙着处理乌克兰和中东问题,根本顾不上东亚,2024年G7峰会上,日本想拉欧洲国家一起对付中国,结果没人搭理。 所以现在的日本只能玩“太极”,嘴上还说钓鱼岛是自己的,实际上连试探都不敢太过火。 说到底,不是日本突然开窍了,而是实力差距摆在那里,硬碰硬吃亏的肯定是自己,还不如保持低调,明哲保身。 这事儿告诉我们,国际较量说到底还是实力说了算,你有实力,别人自然就会收敛;你没实力,喊破嗓子也没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日本人盗用中国果农收获视频,放到网上说是中国游客在日本破坏果园、非法摘取果实!然
【1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