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视3·15晚会,“盈盈有钱”因714高炮、涉嫌“套路贷”被点名曝光,本应彻底退出违规放贷市场。然而多年过去,这家平台并未收敛,反而通过频繁更换主体与产品马甲,借道无资质地方小贷公司,继续从事年化利率超80%的非法放贷业务,严重扰乱消费金融市场秩序,让监管禁令沦为“一纸空文”。
借款端:利率超司法上限2倍,客服“甩锅”拒退费
近期,多名借款人在第三方平台投诉,揭开“稳融花”“花花有米”等借贷产品的高息乱象。北京借款人王女士(化名)在“稳融花”借款1.1万元,分12期还款,每期需还1246.5元,平台宣称“单利36%”。但按金融行业通用的内部收益率(IRR)计算,其月度IRR达5.0774%,折合年化利率81.18%,远超我国司法保护的36%利率上限。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上海借款人李先生(化名)借款1万元,每月还款1132元,累计支付利息3584元,IRR年化利率约80.79%。当他向“稳融花”客服投诉时,对方却以“计算方式错误”为由拒绝退费。更夸张的是,有借款人7月借款8000元,前3个月每月还1500.75元,后9个月每月还708.04元,12期总还款1.08万元,IRR年化利率高达105%,相当于借1万元一年要还1.05万元利息。
运营端:层层嵌套“换马甲”,关联方牵出“盈盈有钱”
这些高息产品的运营主体,隐藏在复杂的公司股权网络背后。以“稳融花”为例,其运营方是2021年成立的广西云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且实缴资本为0,股东为陈素远和杨绍欢。该公司还持有浙江钱都信息服务有限公司65%股份,而浙江钱都的前身是P2P平台“钱都金服”,曾因承兑汇票逾期出现兑付问题,2020年让国资背景的浙报传媒控股集团计提1.25亿元坏账,最终在2023年被广西云腾智创接盘。
更值得警惕的是,广西云腾智创的关联公司还在不断孵化新的借贷马甲。陈素远控制的广西花花有米米钱包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消费分期产品“安稳借”;南宁小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米米钱包”APP,备案“百灵美选”“多惠甄选”等应用,却宣称自身是“3C数码销售租赁平台”,且注册在广西却在杭州办公,办公地址与杭州云驱智汇科技有限公司重合。
而杭州云驱智汇的股东杨绍欢,与广西云腾智创的股东同名,其办公电话、邮箱还与“盈盈有钱”关联公司一致——“盈盈有钱”正是2019年被央视曝光的714高炮平台,创始人为原支付宝高管叶进武。此外,“花花有米”借贷产品曾以“金元贷”“手机借钱”为马甲,前者曾由51公积金平台导流,IRR年化利率达77%,如今换壳后利率仍维持在80%-100%区间,与“盈盈有钱”的违规操作模式高度吻合。
资方端:地方小贷“越界”放贷,牌照或被非法出借
支撑这些高息产品运转的,是一批无互联网贷款资质、无跨省放贷资质的地方小贷公司。“稳融花”“花花有米”的资方名单中,南宁市新源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南宁市鼎荣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频繁出现。
以南宁市新源达小贷为例,其2022年成立时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仅含“小额贷款业务”,不含互联网贷款及跨省放贷资质。但根据借款人投诉,该公司的借款人遍布全国,明显违反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小贷公司应立足当地,不得跨省开展业务”的规定,也未达到“跨省互联网小贷需50亿元实缴资本”的门槛。
更严重的是,这些地方小贷公司或存在“牌照出借”嫌疑。南宁市新源达小贷2024年11月已因违规被当地金融管理局现场检查并责令整改,但仍持续为“稳融花”等产品提供资金,背后是否存在与运营方的利益分成、牌照租赁合作,亟待监管部门深入调查。
监管困境:三令五申难止违规,整治需“穿透式”监管
自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整治互联网贷款,设置实缴资本门槛、严禁跨省放贷,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但“盈盈有钱”及其关联平台通过“换马甲、找壳公司、借地方小贷牌照”的套路,逃避监管查处,不仅让消费者陷入高息债务陷阱,也让前期整治成果面临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要根治这类问题,需加强“穿透式”监管:一方面,对小贷公司的资金流向、借款人地域分布进行实时监控,严查牌照出借、跨省放贷;另一方面,追溯借贷产品的实际控制人,对多次换马甲从事违规放贷的主体实施行业禁入,从源头遏制非法高炮死灰复燃。同时,也需提醒消费者,遇到年化利率超36%的借贷产品,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拒绝为非法高息“买单”。
用户10xxx30
为嘛不重拳出击
莫问
放高利贷公司应该严打。法院要坚决不支持。
文1003
兄弟们,撸他
小纯情
在哪我也去撸点
富贵
其实这种换马甲的一个办法就一了百了,抓住一个拉去打靶就行了。还让它天天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