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末清初赫赫有名的大儒,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一度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被梁启超誉为“清学开山之祖”。那么这么一位人物,历代的学者对顾炎武的评价如何呢? 在学术上与其一脉相承的四库馆臣称赞顾炎武“博学绝伦”。在他们所著的《四库全书总目》中,对顾炎武持有礼恭严谨的态度,不吝赞扬之辞。在《〈左传杜解补正〉提要》中,明确指出:“博极群书,精于考证,国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而在《经问》中对被排挤者多隐其名,但对顾炎武、阎若璩[qú]、胡渭却指名而攻,原因在于“三人皆博学重望,足以攻击,而馀子则不足齿录”。由此可见,顾炎武因其博学的通才而在当时学界成为共识,学者们以他为衡量他人学术水准的重要标杆。 然而,四库馆臣对顾炎武的学术观点并非一概赞同,甚至对他在经世致用方面的学术倾向提出了一些批评。对于顾炎武生于明末,喜谈经世之务,激于时事,慨然以复古为志的观点,四库馆臣有所质疑,认为其言论或显得过于复杂难以实践,或过于固执而过于激进。这种批判之辞在表达上已颇为严厉,与四库馆臣对顾炎武考证实学的赞赏形成明显的对比,凸显了在学术理念上的较大歧异。 梁启超对顾炎武的评价颇为推崇,《清代学术概论》中将其视为清学“黎明运动”中的第一人。在后来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明确表达顾炎武是“清学开山之祖”。相反,钱穆则对顾炎武的一些观点表示了批评反对,他指出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态度有失公允,批评其“亭林‘经学即理学’之论”在义理上不够精确。此外,钱穆还质疑“经学即理学”并非顾炎武独创,认为考证之学的奠基并非仅由顾炎武、阎若璩等人开创,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根据。 回顾这些学者对顾炎武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顾炎武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学者,他的影响力是跨越时代的。他的思想和作品不仅在自己的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后世持续发酵,激发了无数学者和思想家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培峰:《《四库全书总目》对顾炎武的学术评价》,《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年第6期。 [2] 寇刚:《从《日知录》中的服饰看顾炎武的思想——兼谈梁启超、钱穆对顾炎武的评价》,《华夏文化》,2020年第3期。
作为明末清初赫赫有名的大儒,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一度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被梁启超誉
浩然说文史
2025-08-24 23:35: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