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留美不归,背叛祖国抛弃丈夫,并恶狠狠对

文山聊武器 2025-08-24 00:36:32

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留美不归,背叛祖国抛弃丈夫,并恶狠狠对丈夫说:“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赚得多!” 齐淑芳1944年出生在陕西西安,家里是京剧世家。父亲是北大毕业的律师,三个哥哥和嫂子全是京剧演员。大哥齐英才是上海京剧院副院长,三哥齐英奇演过《龙江颂》,嫂子张美娟更是“武旦皇后”。她4岁就看哥哥们练功,耳濡目染,嗓子亮,身段好,天赋过人。1957年,13岁的她跑去上海投奔大哥,跟着嫂子学《打焦赞》《女起解》,嗓子喊哑了,手都磨出茧子。 1958年,她考进上海戏曲学校,没童子功底子,只能拼命练。凌晨两点起来踩跷、翻跟头,硬是把自己练出来了。1960年毕业进上海京剧院,同年在北京演出,一身红戏服,动作利落,观众叫好不断。梅兰芳夸她“小老虎”,说她前途无量。1963年,她随团去欧洲,在巴黎演出《三战张月娥》,赢得满堂彩。1970年,她在《智取威虎山》里演“小常宝”,那唱腔、那身段,火遍全国,“小常宝”也成了她的标签。 1988年,美国华裔企业家陈建华邀请齐淑芳带上海京剧院30名演员去美国巡演,跑了十几个城市,演了一个月。最后一站在旧金山,齐淑芳演嫦娥,演出完观众站着鼓掌好几分钟。陈建华趁热打铁,说能给签证和钱,劝他们在美国建剧团推广京剧。这提议听着挺诱人,毕竟那会儿国内经济条件有限,京剧演员挣得不多,生活紧巴巴。 巡演结束后,齐淑芳和团员们没上回国飞机。她开了个会,拍板决定全团留下来。这消息传回国内,炸了锅。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出国机会少之又少,她这一走被扣上“背叛祖国”的大帽子。她丈夫龚国泰是个京剧音乐家,这次没跟去,在家整理乐谱。听说这事儿,他手里的笔都掉了,打了好多次电话没人接。后来齐淑芳的话传回来:“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赚得多!”这话像刀子一样捅进龚国泰心里,家里人也气得不行,大哥齐英才摔了杯子,嫂子张美娟直接不吭声了。 刚到美国,日子不好过。齐淑芳和团员们在纽约唐人街小剧场演戏,观众没几个,钱也少得可怜,有人真去餐馆刷盘子糊口。她租了个破剧场,坚持排练,后来钢琴家殷承宗帮了大忙,资助他们拿绿卡,还找演出机会。1988年,她建了“齐淑芳京剧团”,开始在美国跑巡演,想把京剧发扬光大。 慢慢地,剧团站稳了脚。2001年,她拿了美国国家遗产奖,是第一个得这奖的华裔。2003年,她带团上了百老汇,演《杨门女将》,主流观众都来看。她还教美国学生学京剧,2008年带他们回国参加京剧艺术节,挺风光。2007年,她第一次回国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登台,掌声热烈,可国内对她当年的争议还是没消。 齐淑芳的选择两边都有说法。骂她的人觉得她忘恩负义,国内培养了她那么多年,她却跑了,还扔下丈夫,话说得那么绝情。龚国泰后来再婚了,提起她就说“别提她了”,能看出伤得不轻。她家人也觉得她丢了脸,哥哥嫂子那反应说明一切。可夸她的人说,她在美国硬是把京剧推到世界舞台上,没让她那身本事埋没。那会儿国内京剧市场确实不景气,演员待遇低,她想找个出路也能理解。 她那句“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赚得多”,听着刺耳,但也挺实在。80年代末,中国经济刚起步,普通人生活水平跟美国比差远了。齐淑芳不是贪财的人,她在国内名气不小,但钱没多少,留美可能是想给自己和团队找条活路。只是这路走得太狠,把亲情、名声都搭进去了。 如今齐淑芳定居美国,还在搞京剧推广。她的事儿到现在评价还两极分化。国内有些人觉得她是个叛徒,抛弃祖国和家庭,太自私。可也有声音说,她在海外把中国文化传出去,功劳不小。她丈夫和家人那边,感情上的裂痕是修不下了,但她在美国干的事儿,客观上让京剧多了一条路。 这事儿放到现在看,可能没那么简单是“对”或“错”。那年代出国是大事,留下来更是天大的决定。齐淑芳有她的苦衷,也有她的坚持,但代价也摆在那儿。她是真为了艺术,还是更看重钱?这问题没人能完全说清。她自己后来也没多解释,可能她心里也矛盾。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