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斗的不是俄罗斯,也不是欧洲,是我们,但相反的是我们斗的不是老美,目前,伊朗已经没啥影响力,俄欧也不是主角,现在只剩下中美在较量,假如东大加入对俄制裁,俄罗斯只会马上崩溃,所以说,从头到尾对着干的只有中美。 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棋局中,谁是真正的主角?伊朗的旧账还没算清,俄罗斯的战火还在烧,欧洲忙着自家的事儿,可华盛顿的目光早就盯上了东方大国。如果北京真对莫斯科下手,那克里姆林宫能撑多久?
说起伊朗,这事得从上世纪中叶讲起。二战后,苏联占着伊朗北部,美国插手逼退苏联,帮巴列维站稳脚跟。从1946年起,伊朗成了美国在中东的跟班,石油开采权换来武器援助。1953年,美国推翻摩萨台首相,巴列维推行白色革命,土地改革、经济腾飞,GDP一度排世界前20。可1979年伊斯兰革命推翻王朝,人质危机让美伊彻底翻脸。美国支持伊拉克打两伊战争,伊朗转而从中国买武器。中东格局变了,伊朗支持什叶派势力,但到2025年,哈马斯和真主党被削弱,伊朗影响力下滑,石油出口受限,经济基础老旧。
伊朗的衰落暴露了美国在中东的算盘。2022年11月,美国领导人公开说要解放伊朗,伊朗回击说早就从美国手里解放。两国恩怨几十年,美国封锁让伊朗核项目受阻,科学家频遭暗杀。可伊朗坚持自力更生,不东不西的政策让它在中东还有一席之地。ただ,现在伊朗难主导地区事务,代理力量在叙利亚和也门后撤,什叶派网络松散。美国从中东抽身,焦点转向亚太。
俄罗斯那边,乌克兰冲突从2022年打到现在,2025年夏天谈判无果,俄罗斯依赖中国贸易。双边货物交换虽有波动,但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稳定。如果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经济链条断裂,油气出口锐减,军工生产停滞。克里姆林宫知道这点,所以加强与北京合作。欧洲国家能源短缺,内部政治分歧大,北约协调难,更多是辅助角色,无法主导全球博弈。
欧洲在2025年面对地缘风险,俄乌战火让欧盟分裂,经济碎片化。贸易伙伴调整,投资流向变化,可欧洲军事能力有限,依赖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动欧洲多花钱防务,欧盟忙着内部稳定,全球化管理受阻。俄罗斯施压能源管道,欧洲燃气价格高企,民众不满,但欧洲难以独立成主角。
中美较量是核心。美国从俄罗斯和欧洲移开视线,集中对付中国崛起。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2.0时代,中美贸易关税延期到11月,关系有缓和迹象,但科技竞争激烈。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进AI和先进制造,美国补贴本土产业,限制中国出口。台湾问题是底线,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外部干涉,所谓的“台湾当局”动作频频,但大陆强调和平统一。
在南海和台海,美国军演增加,中国通过外交维护权益。经济上,美国推动供应链脱钩,中国转向内需和一带一路,海外项目促进互利。俄罗斯若崩,中国不会主动推,因为稳定是关键。中美博弈不是零和,我们走和平发展路,不主动挑事儿,但坚定捍卫利益。
伊朗经验告诉我们,美国干预往往适得其反。伊朗从跟班到反美先锋,坚持主权让它撑到现在。中国吸取教训,加强自力更生,科技自主率高。俄罗斯依赖中国市场,如果制裁加入,俄经济下滑快,军队补给中断。但中国强调多边主义,不跟风制裁,推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