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俄罗斯以88万美元,将2艘退役航母,低价卖给韩国,不料韩国竟专卖给中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22 19:45:16

1995年,俄罗斯以88万美元,将2艘退役航母,低价卖给韩国,不料韩国竟专卖给中国,本以为转了大便宜,没想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苏联早已解体,留下来的庞大军工体系成了俄罗斯沉重的包袱,明斯克号航母,曾是苏联海军的骄傲,在太平洋上威风八面,可到了俄罗斯手里,却变成了吃钱的怪兽,每年几千万美元的维护费用,让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俄罗斯头疼不已,更麻烦的是,这艘船的诞生地——黑海造船厂,如今已经划归乌克兰,连修理零件都得看乌克兰的脸色,在权衡再三后,俄罗斯决定甩掉这个包袱,开始寻找买家。   这个消息传到韩国,正值其雄心勃勃推进“蓝水海军”建设,大宇集团很快出面洽谈,目标是拿下这两艘基辅级航母——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俄罗斯最初报价高得惊人,但最终因为急需现金,仅以不到百万美元的价格成交,韩国方面心中暗喜,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甚至开始幻想借此迈入航母国家行列,买船的合同中写得清清楚楚:这两艘航母仅限用于非军事用途。   船到港后,韩国方面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研究,工程师们登上锈迹斑斑的航母后才发现,情况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导弹系统和雷达设备早已被拆除,操作系统被破坏,甚至许多舱室都被封死,俄方处理得极为彻底,连操作图纸都不留一张,更让人头疼的是,维护航母所需的材料、设备和技术,韩国几乎一样不具备,航母停在港口,每天都在烧钱,光是防锈排水一年就要花掉几百万美元。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经济遭受重创,大宇集团陷入困境,政府财政也捉襟见肘,明斯克号从原本的“战略资产”迅速变成了“财政黑洞”,在无奈之中,韩国决定将这艘航母转手出售,最终,一家来自深圳的中国企业以530万美元的价格接手了这艘“废舰”。   中国工程师赶到韩国港口时,看到的是一艘外观斑驳的庞然大物,航母的结构仍然完整,90%以上的舱室保存良好,虽然设备被拆,但整体框架依旧坚固,运输过程中并不顺利,拖船队在经过菲律宾附近海域时遭遇台风,明斯克号一度失控漂泊,靠着工程师们用棉被和胶水封堵漏洞,才勉强坚持到风暴过去,穿越台湾海峡时,提前报备才得以顺利通过,经历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流,这艘航母最终抵达广州文冲船厂。   改造工作随即展开,中国团队并没有急于将其拆解,而是像研究古董一样,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拆解与记录,从飞行甲板到动力舱,从舰岛指挥布局到通风系统,所有能保留的数据都被精心整理,过程中,工程师发现这艘航母的甲板钢材采用了特殊合金,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的冲击,又能抵御海水腐蚀,这些材料方面的经验,后来直接被应用到中国航母的建造中。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艘航母的拆解与研究,中国培养了一批完整理解航母结构的技术人才,这些年轻人白天钻舱室,晚上对图纸,逐步摸清了航母的“血管神经”,他们不是在课堂上学来的知识,而是靠一根根电缆、一块块钢板,一次次爬上爬下练出来的经验,这批人后来成为中国航母工程的中坚力量。   2000年,明斯克号在深圳以“航母世界”的身份向公众开放,这艘曾经的军舰变成了主题公园,第一天就吸引了几万名游客,舰岛被改造成观景台,导弹井变成了水景池,原本的指挥室变成了会议厅,展厅里摆放着战斗机模型,弹药残骸也被当成展品展示,甚至,运营方还推出了模仿舰上饮食的“水兵套餐”,以此营造沉浸式体验。   主题公园运营得相当成功,十多年间接待游客上千万人次,其中不乏学生团队,明斯克号成了广东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一艘退役军舰,到一座国防教育平台,这种转型不仅延长了航母的生命,也为中国的海军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韩国的航母梦却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明斯克号之后,韩国虽多次提出建造本国航母的计划,但始终进展缓慢,直到今天,韩国的第一艘轻型航母仍未下水,国内关于航母战略的争论也从未停歇,当初那场以为能“抄近路”的军事技术投资,最终以巨额亏损收场。   再看看俄罗斯,出售航母之初,竟然差点误将部分敏感装备一并放行,海关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航母的吃水深度异常,与标注不符,登舰检查后惊讶地发现,部分雷达系统、导弹发射装置和作战资料还在舰上,消息传回莫斯科后,引起了军方和安全部门的高度紧张,最终,俄罗斯紧急叫停了出口流程,派出专人拆除所有敏感设备,并重新签订协议,明确禁止军事用途。   信息来源:新浪军事2017-09-09发布:韩国购2艘退役航母 拆1艘赔1300万转售1艘赔1200万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