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跳合同那天,朋友圈刷屏的却是“他还能去哪儿”。 13.3分、6.1助攻、4.9篮板,数字看着不惨,可没人伸手,这才是最扎心的部分。 掘金没留,其实也能理解。 约老师身边要的是能拉开空间的人,威少冲起来像台老爷跑车,动静大,油耗高,终点还总差半步。 球迷吵翻天,一边怀旧雷霆青春,一边甩出真实命中率图表,像两张成绩单同时拍脸上,谁都觉得自己有理。 国王的暧昧更像礼貌。 先处理蒙克,再给施罗德打替补,听着像“你先排队,还不一定有号”。 威少想的是首发控卫,国王给的是第三选择,落差比罚球线还宽。 更麻烦的是更衣室标签。 教练组私下担心他情绪上头,比赛里一瞪眼,暂停就得先灭火。 NBA现在流行“无球也能活”,威少却只会持球杀,岁月磨掉了爆发力,没磨掉习惯。 自由市场冷成这样,其实给了一个残酷提醒:联盟不再为情怀买单。 底薪、替补、甚至海外联赛,这些词以前离他十万八千里,现在排着队往耳朵里钻。 说到底,威少得先回答一个问题:愿不愿意把自尊心先放兜里。 接受角色缩水,练定点三分,像保罗那样从指挥家变成节拍器,或许还能再混几年。 硬撑着等“尊重”,可能真就剩退役发布会了。 球迷吵得再凶,也替不了他上场。 下一步怎么走,全看他自己肯不肯弯腰。 毕竟,NBA从不缺天才,缺的是愿意改的天才。
【曼联致命软肋就是他】曼联新赛季前两场联赛,取代奥纳纳出任首发门将巴因迪尔,面对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