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外长离开前一刻,印度突然安排顶级规格会谈,郑重提出一个要求 据媒体报道,王外长在准备离开印度前往巴基斯坦继续访问之际,印方突然安排了最高规格的会谈,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总理府和他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印度时报等印媒注意到,在双方之前公布的行程中,只提到了王外长与印度外长苏杰生、国安顾问多瓦尔的会晤,没有列入与莫迪的会见。 要说印度这时候急着把莫迪推出来,八成是家里有本难念的经。 2024年二季度印度GDP增速跌到5.2%,创三年来新低,电子厂里的零件堆成了山——要知道印度手机市场78%的零件得从中国运过来。 不仅如此,上半年还因为关税较劲卡了批货,德里的小米工厂直接停工两周,流水线上的工人拿着半薪在厂区门口晒太阳。 可偏偏季风季降雨量比往年少15%,旁遮普邦的小麦预计减产20%,而印度60%的化肥得从中国进口,要是供货跟不上,秋收时农民的抗议怕是要从田间地头闹到新德里的议会大厦。 莫迪政府正被反对党追着骂“经济无能”,这时候拉着中国谈合作,等于往快烧干的锅里添瓢水。 边境那点事也让印度坐不住。今年上半年中印在藏南地区的巡逻频次比去年多了三成,印度虽说增派了3个山地旅。可士兵穿的还是2018年的旧防寒服,无人机得花高价从以色列买二手货。 而中国边防哨所早就通了5G,巡逻车带的热成像仪能在雪地里看清三公里外的野兔,这差距跟自行车追高铁似的。 莫迪心里门儿清,真要硬碰硬讨不到好,不如借着会面松松劲,先把普兰口岸恢复了再说——去年这口岸关了半年,印度商人手里的羊毛制品堆成山。 光违约金就赔了4.7亿卢比,这些人天天扛着标语去总理府请愿,执政的人民党在地方选举里都丢了两个席位。 国际棋盘上的小算盘也打得噼啪响。美国拉着搞“芯片四方联盟”,答应给印度技术转让,结果半年过去连份图纸都没见着,反而逼着印度提高对美半导体关税,这让憋着搞“印度制造”的莫迪很不爽。 而中国这边,中芯国际刚宣布在东南亚建封装厂,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园连台能用的光刻机都凑不齐,急着想分杯羹。 更重要的是下个月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开,印度想当轮值主席,要是和中国闹僵了,新能源合作、货币结算这些议题根本推不动,这种时候见王外长,等于给其他金砖国家递话:“看,我们没闹掰。” 数据最能戳破印度的“嘴硬”。虽说印度总喊着“减少对华依赖”,但今年上半年从中国进口的机械零件涨了17%,连他们最傲娇的制药业,65%的原料药都得从中国买。 讽刺的是,印度吹得震天响的“印度制造”手机,外壳用的塑料粒子70%来自中国,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状态,莫迪比谁都清楚。 之前印度冻结小米48亿卢比资金,结果中国这边稍稍收紧稀土出口,印度的风电企业立马慌了神——发电机里的钕铁硼磁体全靠中国供应,最后还是国安顾问多瓦尔出面协调才解冻,这种“制裁反噬”的滋味,印度这几年尝了不止一次。 王外长要去巴基斯坦的行程,估计也让印度坐不住。最近巴基斯坦和中国签了120亿美元的铁路改造协议,印度边境的旁遮普邦立马跳出来喊“影响安全”,其实是怕自家棉花卖不出去。 巴基斯坦的棉花通过新铁路运到中国,比印度绕道孟加拉国省3天,运费能省15%。 莫迪急着见王外长,说不定是想谈谈“平衡合作”,别让巴基斯坦占了太多便宜。毕竟在南亚这地界,中国给谁多递根橄榄枝,印度都觉得像被抢了糖的孩子。 说到底,印度这波操作就是“临时抱佛脚”的典型。平时在边境搞点小动作,经济上耍点小聪明,真到自己扛不住了,就想起中国的好。
印度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懵了!建国这几十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方集团面目如此狰
【122评论】【7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