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讨厌戴安娜的真相:她犯了王室第一大忌有些人,生来就觉得聚光灯是自己的私有财

曼冬看娱乐 2025-08-22 11:08:19

查尔斯讨厌戴安娜的真相:她犯了王室第一大忌

有些人,生来就觉得聚光灯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别人多占一秒都是僭越。查尔斯,这位等了一辈子王冠的英国国王,骨子里就刻着这种剧本。

这事儿不难琢磨,哪个舞台上的主角,会真心实意地为配角的满堂彩而鼓掌?更何况,查尔斯这辈子都活在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里,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贵气。

他亲弟弟爱德华王子,怕是对这点深有体会。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爱德华淘气,偷偷穿上了查尔斯那件象征着王位继承的爱尔兰格子裙。结果呢?查尔斯当着所有人的面,脸涨得通红,像一头被侵犯了领地的狮子,低吼着:“脱下来!那是我的,你算老几?”

你以为这只是兄弟间的小打小闹?那可就看浅了。那件格子裙,是爱德华国王传下来的,是未来君主的“龙袍”预备款。查尔斯捍卫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他作为唯一主角的神圣地位。这种心态,像陈年的老酒,在他漫长的人生里越发醇厚,也越发呛人。

可惜,当年那个叫戴安娜的姑娘,一头扎进这潭深水时,似乎完全没闻到这股呛味。她大概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明明年轻漂亮,光彩照人,为什么丈夫的眼神穿过她,永远落在那个毫不起眼的卡米拉身上。

现在回头看,答案简直昭然若揭。查尔斯厌恶的,从来不是戴安娜这个人,而是她身上那股无法抑制的光芒。那光芒太亮了,亮到把他这个正牌王子照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说白了,温莎家的成员,或多或少都有点自恋情结。他们觉得,自己高贵的血统,理应换来民众山呼海啸般的崇拜。每当他们站在阳台上挥手,享受着人群的欢呼,那种“我是世界中心”的感觉就会被无限放大。

戴安娜的出现,是个彻头彻尾的意外。她不仅自带光环,而且还浑然不觉地把这光环开到了最大亮度,正好戳中了查尔斯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神经。他不止一次地跟朋友抱怨,戴安娜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一切。

他们一起出访,民众的眼里只有戴安娜。摄像机的镜头,永远追随着她灵动的身影。最让查尔斯颜面扫地的一次,是在澳大利亚。当地人扯着嗓子喊:“我们只想看王妃,王子是谁我们不关心!”

你让他怎么去爱这个女人?去心甘情愿地给她当背景板,当一个无足轻重的“戴安娜的丈夫”?这对于一个在严苛的戈ードンストウン公学(Gordonstoun School)被磨砺得敏感又缺爱的男人来说,无异于公开处刑。他父亲菲利普亲王把他扔到那个号称“穿苏格兰裙的斯巴达”的地方,本意是锤炼他的意志,却意外地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极度渴望被认可、被崇拜的种子。

戴安娜不懂这些。她只知道丈夫不爱她,外面有个卡米拉。于是她做出了最符合直觉的反应:把自己打扮得更美,穿更时髦的衣服,在公众面前表现得更亲切、更完美。她以为这是在打一场爱情保卫战,殊不知,她每一次的惊艳亮相,都等于是在查尔斯那颗脆弱的自尊心上,又开了一枪。

这盘棋,卡米拉看得比谁都清楚。她太了解查尔斯了,这个男人就像一株需要向着太阳才能生长的植物,而那个太阳,必须是他自己。卡米拉要做的,就是当一面永远反射他光芒的镜子。

无论是做情人,还是后来熬成王后,卡米拉的行事准则里,从来没有“艳压”这个词。她深知,在查尔斯的世界里,游戏规则只有一条:永远不要比国王更耀眼。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吧。卡米拉精准地捕捉到了查尔斯内心深处的渴求。他从小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母亲是女王,父亲是严厉的军人,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让他感觉自己“足够好”的人。

卡米拉恰好就是这个人。她年轻时有个外号叫“女王蜂”(Queen Bee),在社交圈里是众星捧月的存在,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把查尔斯当成神一样崇拜,用一种近乎仰视的目光看着他。

你想想,一个能让所有男人着迷的女人,偏偏只为你一个人俯首帖耳,这种满足感,对查尔斯这种内心极度不自信的男人来说,简直是最高级的精神鸦片。戴安娜给的是挑战,而卡米拉给的是确认。

所以,在查尔斯的加冕典礼上,我们看到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一幕。卡米拉几乎是把自己往“丑”里拾掇。

那张饱经风霜、褶子多到能夹死蚊子的脸,配上那顶沉重华丽的王冠,透着一股不协调的滑稽感。但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她知道,查尔斯为了这一天,等了六十多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王子,熬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时刻,舞台必须完完全全属于他。

查尔斯自己也想低调,他清楚自己的民意支持率并不高。所以他几乎是本色出演,除了王袍和王冠,一切从简,连脸上的老态和疲惫都懒得掩饰,反而透出一种“与民同在”的亲和感。

卡米拉要是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容光焕发,那成何体统?岂不是又上演了一出“王后比国王抢镜”的戏码?她索性就那么素面朝天,连发型都是几十年不变的老样子,用自己的“不讲究”,成全了丈夫的“大讲究”。

查尔斯站在这样的妻子身边,心里别提多舒坦了。潜台词就是:我虽然老了,但放眼望去,整个场子里,还是我最尊贵,最瞩目。

这对夫妻,在这一点上,达成了惊人的默契。换成是戴安娜,你让她在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场合,故意扮丑来衬托丈夫?她恐怕连想都不会这么想。她在1995年那场著名的BBC《广角镜》采访中,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这段婚姻里有三个人,太拥挤了。”她始终认为问题出在第三者,却没意识到,她和查尔斯之间,还隔着一个叫“主角光环”的巨大鸿沟。

当然,卡米拉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自己低调了,别人也休想抢风头。一纸令下,加冕礼上,除了她和未来的凯特王妃,其他女性王室成员一律不准佩戴王冠(tiara)。这手腕,这心思,简直就是查尔斯心态的完美复刻。真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卡米拉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向外界宣告:这是我丈夫的场子,谁也别想喧宾夺主。而查尔斯呢,也乐得投桃报李。只要不影响他作为主角的形象,卡米拉想要什么,他都给。名分、宠爱、尊重,这些戴安娜奋斗了十五年、至死都未能完全得到的东西,卡米拉兵不血刃就拿到了。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也不是什么小三上位的狗血剧。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权力、自尊和心理需求的漫长博弈。查尔斯这辈子都在等待一个属于他的剧本,一个名为“国王弥赛亚”的剧本,其行动代号“梅奈桥行动”(Operation Menai Bridge)早已规划好了他生命终点的每一个细节。他的人生,从开始到落幕,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在这样一个被动的人生里,牢牢掌控住舞台的中心,或许是他唯一能感受到的主动权。

戴安娜的悲剧在于,她带着一腔真爱闯了进来,却始终没读懂男主角的内心戏。而卡米拉的成功则在于,她从一开始就没想当女主角,她只想当那个能决定主角喜怒哀乐、并因此掌控全局的最佳制片人。

0 阅读:61
曼冬看娱乐

曼冬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