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了天了!”辽宁沈阳,2岁宝宝打了妈妈一耳光,妈妈刚想发火,不料,婆婆竟然抢先一步,打宝宝教育,并直言:“那是我女儿,凭什么让你打”,妈妈也很疑惑:为什么打妈妈?看宝宝不服气的模样,婆婆继续说:你打妈妈,我就打你!
儿媳坦言:很庆幸遇到这么好的婆婆,被婆婆当亲闺女一样疼爱。
就这句 “那是我女儿”,听着就让人心里热乎。这婆婆不光会来事,还透着股精明 —— 既教了孙子规矩,又让儿媳心里舒坦,一句话就把距离拉近了。摊上这样的婆婆,婆媳俩咋会处不好?
当时妈妈正陪宝宝搭积木,没防备宝宝小手一挥,“啪” 地打在脸上。她懵了一下,心里琢磨 “这小家伙咋突然动手”,还没来得及说啥,婆婆已经从厨房走出来了。婆婆脸上没带笑,抓过宝宝的手腕,把他打妈妈的那只小手翻过来,用自己的手心轻轻拍了三下,力道不大,可那严肃劲儿明摆着是在教训。
妈妈看着婆婆这举动,有点意外。她知道宝宝小,下手没轻没重,本打算笑笑就过去了,没成想婆婆会当真。问宝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点纳闷,想不通孩子咋突然来这么一下。
宝宝被奶奶打了手心,又被妈妈盯着问,小嘴一瘪,眼圈有点红,却梗着脖子不说话。婆婆放下他的手,板着脸说 “你打妈妈,我就打你”,那眼神直勾勾的,让宝宝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
多少家庭里,婆婆总觉得 “孙子是自家的,儿媳是外人”,孩子犯了错就护着说 “还小”,可这位婆婆偏不 —— 她先管孙子,再护儿媳,明摆着告诉全家 “儿媳在我这儿地位高着呢”。
“清官难断家务事”,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可这婆婆用简单的几句话、几个动作就化解了潜在的隔阂。她没说啥大道理,可句句都说到了儿媳心坎里 —— 你在这个家,有我护着。
儿媳嫁过来,最怕的就是当外人,婆婆一句 “那是我女儿”,比啥甜言蜜语都管用,瞬间就把心拉近了。宝宝被教育了,知道打人不对;儿媳被疼了,觉得日子有奔头;婆婆这么做,家里气氛也会越来越顺。
说到底,婆媳相处没那么多诀窍,无非是把对方当自家人。婆婆多份真心,儿媳多份体谅,再难的关系也能处得像亲母女。
你们对此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