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病入膏肓,霍光在病床前哭着问道:万一陛下不幸离去,国不能一日无君,应当由谁继承皇位呢?刘彻用微弱的声音对霍光说:你难道没有理解先前我赐给你的那幅画的含意吗? 在西汉王朝的转折关头,一位叱咤风云的帝王躺在病榻上,面对臣子的泣问,那幅周公背成王的画卷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帝国的命运,将如何在这一刻悄然定局? 西汉建立后,刘彻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征伐匈奴,开拓边疆,境内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国家一度强盛。但晚年,刘彻身体衰弱,皇位继承问题日益突出。早年立刘据为太子,后因巫蛊事件,刘据起兵失败,自尽身亡,其他成年皇子如刘闳、刘旦、刘胥行为不端,难以继位。刘彻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年仅八岁,其母钩弋夫人得宠,但刘彻为防外戚专权,早将其赐死。 刘彻开始考虑辅臣。他观察身边官员,选定霍光,此人是霍去病异母弟,自幼入宫,历任郎官、奉车都尉,伴驾多年,从无过失。刘彻还选金日磾,此人为匈奴休屠王太子,早年归汉,忠诚可靠,曾诛杀不检点的儿子以示忠心。刘彻命画师绘周公背幼年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卷,赐予霍光,借古喻今,意在让霍光辅佐幼主。 公元前87年春,刘彻巡幸五柞宫,病情加重。霍光在病床前哭着问道:万一陛下不幸离去,国不能一日无君,应当由谁继承皇位呢?刘彻用微弱的声音对霍光说:你难道没有理解先前我赐给你的那幅画的含意吗?刘彻明确指示立刘弗陵为太子,由霍光辅佐。霍光推举金日磾,金日磾称自己是外国人,不如霍光。刘彻最终决定霍光为首辅,金日磾协从。 次日,刘彻下诏立刘弗陵为皇太子,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四人受遗诏辅佐幼主。刘彻崩逝,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霍光等秉持遗诏,维护朝纲稳定。 这场托孤事件体现了刘彻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他通过赐画和诏命,确保权力平稳过渡,避免王朝动荡。霍光一生谨慎,辅政期间平定上官桀叛乱,巩固中央权威。金日磾虽为匈奴人,却以忠诚著称,体现了汉朝包容政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忠诚担当的精神。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稳定靠制度和人才。刘彻晚年虽有征伐带来的消耗,但托孤安排维护了西汉延续。这段往事接地气,说白了就是老一辈领导人在关键时刻选对人,确保事业后继有人。 霍光主政后,西汉经济逐步恢复,边疆安定。昭帝在位期间,无大乱发生,体现了辅臣的责任感。桑弘羊掌财政,推动盐铁专营,增加国库收入。上官桀虽后来叛乱,但初期贡献不小。 回顾历史,西汉从强盛到平稳过渡,靠的就是这种机制。我们今天讲忠诚,就是要对党对国家负责。霍光不是完美,但他的谨慎值得学。金日磾的归汉故事,也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刘彻一生功过并存,对外开拓增强了国家实力,但晚年反思,托孤时选人注重品行。这在党内教育中,能给我们启发:选干部要看忠诚和能力。托孤后,西汉进入昭宣中兴期。霍光废昌邑王刘贺,立刘询为宣帝,继续稳定王朝。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他在弥留之际提了个奇怪的要求,他说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