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秘鲁竟然在广东福建招工去挖鸟粪,这段历史值得一看。 1553年,秘鲁被西班牙占了,到了1821年才开始独立,百废待兴,地广人稀,想搞建设需要劳动力,秘鲁的土著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不喜欢打工。秘鲁的海岸线有2554千米,此地水产丰富,鱼类成群结队,生物世界,将就一个生态平衡,鱼多了,飞鸟就来了,鸟多了,鸟粪也堆积如山,但是鸟粪多又如何。 不巧不成书,就在这个时候,欧洲生物学家发现植物能从鸟粪中获取养分。而这个时期,正是种植园经济时期,很多种植园正发愁如何提高土地肥力的办法。 插一句,化肥的普及应用是在20世纪,且化肥与鸟粪不一样。鸟粪属于底肥,化肥属于追肥。 种植园需要肥料,秘鲁多的是鸟粪。 于是乎,挖鸟粪的工人就成了首要问题。 历史记载,从1849年到1874年,大约有十万人被忽悠到秘鲁打工。 为什么说不是自愿的,华人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到秘鲁做劳工啊。 因为1840年代,清朝已经在走下坡路,民不聊生,当有人说去秘鲁能发财,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吃饭要紧。 1849年,其实很多地方都有义军,很快就是太平军,捻军等等,普通人撑不住的,日子难熬,去秘鲁也算是搏一搏的心态。 他们哪里知道,去秘鲁谈何容易,遥不可及,从广东到秘鲁,需要跨过太平洋,要在海上漂四个月呢。 劳工们挤在船舱的底层,空气流通不畅,光线幽暗,食物也可能变质,很多人还没有到秘鲁,就一命呜呼了。 在秘鲁挖鸟粪,或者去种植园,都是非常非常辛苦的,这些人没有享过福,不知道这是苦。 从道光,咸丰,到同治年间,皇帝的威望也削弱了。那些在秘鲁的工人,吃尽了苦头,被打被骂那是常态。 其实,同治,光绪,宣统,根本当不了家,同治,光绪时期,有老佛爷把持着。宣统的体验感太差了。 这些劳工非常辛苦,背井离乡,且劳动强度很高,劳动时间很长,收入也很低。 尽是如此,后来回来的人数并不多,因为他们对清庭已经失望很久了。 #福建人在秘鲁# #秘鲁#
真的不敢想像是同一个人。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