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关了一扇门!在稀土还没掰扯清楚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一项东西出口,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稀土! 据媒体2024年8月27日报道,这件事,其实是一场围绕关键矿产的静悄悄博弈。从去年开始,中国陆续对几种特殊金属,镓、锗、石墨、锑等,加强了出口管理。 这些材料名字听起来陌生,但它们非常重要,用在很多高科技产品里,比如半导体、军用光学设备、新能源电池等。 英国《金融时报》在2025年8月报道说,管制措施生效之后,这些金属的出口量大减,价格也一路上涨,西方国家开始担心会影响到芯片和军工的生产。 稀土大家也都听说过,它在很多高端技术里都离不开。而这一次中国限制出口的几种材料,某种程度上比稀土更关键。 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全球产量非常集中,而且中国在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上占了主导地位。来看几个数字就明白了,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储量约占四成。 但更关键的是镓,全球98%的产量来自中国,锗,60%也来自中国,还有石墨,尤其是电池用的石墨,中国控制了全球超过90%的加工能力。 这意味着,很多国家造芯片、导弹、电池、战机,原料上都绕不开中国。那么,中国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出台这些措施? 官方一直强调,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义务。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国际上很多国家也会用类似手段管理敏感物资。 但不少人分析,这其实也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封锁中国的一种回应。简单来说,就是你们限制芯片技术,我们就管控原料供。 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比如锗的价格一年涨了一半还多,欧洲企业库存紧张,到处寻找替代来源。有些外国公司为了继续生产,干脆把工厂搬到中国,因为成品出口比原料出口更容易获批。 有一家美国企业就把电机中用到的稀土磁体全部放在中国组装,再运出去,省去了单独申请原料出口的麻烦。 当然,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新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动车产业。石墨听起来很普通,但它是制造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在每个电池里,石墨的重量占比将近一半,远超过锂和钴。 也就是说,没有石墨,就造不出动力电池。而中国供应着全球大约八成左右的石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己也早就不开采石墨了,要靠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所以当中国在2023年底宣布对某些类型的石墨实施出口许可管理之后,日本、韩国的电池企业马上紧张起来,连特斯拉、松下都公开表示很难快速找到替代货源。 日本厂商赶紧增加库存,同时去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找矿,韩国企业也在加快自己生产石墨的步伐。 但问题在于,开矿和提纯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没有几年时间根本接不上这条供应链。中国从采矿到加工再到应用,整条产业链非常完整。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边对中国石墨加征了高额关税,那边自家的电动车企业却叫苦不迭,因为成本上去之后,每辆电动车的电池可能要贵上1000美元,消费者不一定愿意买单。 当然,中国的出口管制也不是一刀切。比如在石墨政策中,反而放开了用于钢铁、冶金等基础工业的石墨产品限制。 这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不针对正常经济贸易,但军用和高敏感用途必须严控。回过头看,从稀土到镓、锗,再到石墨、锑,中国正在一步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影响力。 很多人起初以为这只是临时反制,但现在越来越清楚,这是一场关于科技话语权和供应链安全的长期较量。 西方对此不是没有想办法,美国出台多个法案,鼓励本国生产,甚至提供补贴让企业回流。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的矿产资源也被重新重视。 但问题在于,光有矿不够,还得有提纯和加工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强项。 讽刺的是,许多西方媒体经常炒作中国垄断资源威胁论,但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却不得不依赖中国的供应。有行业人士坦言:如果国际环境不变,中国没有理由放松管制。 说到底,资源管控从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大国之间博弈的一种手段。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断供、不脱钩,但也不允许自己的资源被用于对抗自己。 参考资料: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引西方担忧,“我们离不开中国”——观察者网2024-08-27 关税飙升+下重手构建!美国为何强攻这种矿石本土供应链?——矿业界 2025-07-31 石墨出口管制明起正式实施,是否影响全球电池供应链?商务部回应——红星新闻2023-11-30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
【10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