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名男子插好充电枪后,并没有直接启动充电,想等到晚上12点钟再充。可谁知道

栗頿聊 2025-08-19 16:11:51

重庆,一名男子插好充电枪后,并没有直接启动充电,想等到晚上12点钟再充。可谁知道,晚上9点多的时候,来了一辆车,对方直接拔掉了他的充电枪,插到了自己车上。最后,该男子不仅花了12块钱充电,充电接口还被损坏,维修费花了900多。他找对方索要赔偿,对方却说“我看到你没有充电,所以才正常拔走的,并没有过错”。   晚上八点多,男子把车停在公共充电站,把充电枪插上,但没启动充电。他想省点钱,等到半夜电价便宜了再开始。   说白了,就是“插枪占位”,拖到低谷期再动手。可这一插就是几个小时,枪插着、灯不亮、车也不充,整个状态就像是“人去楼空”。   偏偏这时候来了个急着充电的李先生。他转了一圈,发现所有车位都被占了,一眼看到这辆车的充电灯没亮,以为对方是充完了忘记拔,或者就是占着不让人用。他也没多犹豫,上来就动手拔枪。   问题是——充电枪是锁定状态,得车主在App上解锁才行。他这硬拔,结果把人家车的充电接口给扯坏了。拔下来后,他顺理成章地把枪插进自己车上,开始充电。   第二天一早,原车主用App远程付款12块钱,想看看充了多少,结果傻眼了——一点电都没进。跑到车旁一看,才发现枪插不进去了,充电口已经损坏。   看见这状况,男子立马赶紧报警。民警调监控找到了李先生,最初对方还挺爽快,说愿意赔。但一看到修车要九百多块,立马翻脸不认账,说自己是“被逼无奈”,不该全担责。   从法律层面讲,李先生未经允许强行拔枪,并最终造成财产损坏,这责任是跑不了的。而占位不充电虽然不道德,却也不是违法行为,更不能成为你损坏别人财物的理由。   但这事儿之所以引发争议,不光是因为谁赔钱的问题,还是当前公共充电站管理的漏洞:没有明确规定防止“插枪不充”的占位行为,也缺乏技术手段去自动释放被长时间占用的资源。   再加上大多数充电枪都缺乏智能防护设计,谁想拔就拔,想插就插,一旦出现纠纷,很容易陷入“各有理、都难理”的拉锯。   一个为了省电费插枪占位,一个因为着急用电就强行操作。结果呢?一个修车、一个惹官司,闹得不欢而散。   或许,对车主来说,省几块钱电费不该以占用公共资源为代价;对李先生来说,哪怕再着急,也不该擅自破坏他人财物。   而对充电站的运营方来说,是时候完善规则和技术手段了:比如插枪后若长时间不启动自动释放、设立占位计费机制、提升设备智能化等等。   说到底,城市是大家的,规则靠大家守。别因为一时的方便,让自己和别人都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中。毕竟,充电的本意,是为了“续航”,不是“添堵”。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