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鹰击导弹齐亮相,美国航母战斗群拉响安全警报!8月17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庚黑星君 2025-08-19 02:06:53

四款鹰击导弹齐亮相,美国航母战斗群拉响安全警报!

8月17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中,鹰击-15、鹰击-17、鹰击-19、鹰击-20四款高超音速导弹集体亮相,阵仗极大,引起全球瞩目。

这四款导弹虽同属高超音速武器家族,却各有千秋,共同构筑起立体攻防的坚固盾牌。

据专家分析,鹰击-15采用亚音速巡航+末端超音速突防设计,射程覆盖中远程海域,突防速度可达3马赫,配合北斗卫星制导,能精准打击航母甲板关键区域。

鹰击-17采用的乘波体外形设计颇具未来感,整体呈楔形,头部尖锐如锋,下表面呈锐角倾斜。这种独特构型使其能在大气层边缘上演水漂式飞行,依托钱学森-桑格尔弹道在天际间灵活穿梭,敌方雷达很难锁定。

有分析推测,鹰击-17导弹可能是东风-17的空射版本,射程可达1600-2300公里。如此射程意味着,一旦由轰炸机搭载,第一岛链内的任何目标都将尽收其打击范围之内。

鹰击-19则代表着当前海基高超音速武器的最高水平,作为全球首款海基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导弹,其技术突破令人叹为观止。它采用的乘波体气动布局,升阻比较传统双锥体设计提升40%,在气动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固体助推和超燃冲压双模推进系统,初始阶段由固体火箭助推,瞬间加速至6马赫,进入滑翔阶段后,超燃冲压发动机接力工作,保持8-12马赫的速度持续突防,如此速度,让敌方防御系统难有反应的时间。

鹰击-19还配备了北斗三号、红外成像和有源相控阵雷达三重复合制导系统,末段CEP精度控制在5米以内,能够指哪打哪。而800公斤级全氮阴离子盐战斗部,爆炸当量相当于3吨TNT,配合12马赫末端动能,可轻松穿透1.5米均质钢甲,对付大型舰艇绰绰有余。据估计,其射程超过1500公里,最远可达2000公里,如此性能,足以让对手望而生畏。

鹰击-20虽此前以鹰击-21为名为人熟知,此次官方定名更显其正统地位。作为双锥体高超导弹的代表,它采用标准的双锥体末端机动再入战斗部,再入大气层后,能多次拉起减速,做出复杂的规避动作,让敌方反导系统防不胜防。

有分析认为鹰击-20射程可达3000公里,依托钱学森弹道技术,可绕过敌方反导系统进行灌顶攻击,从天而降直取目标。更值得骄傲的是,它还发展出潜射版本,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拥有潜射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这一突破,让我国水下威慑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这三款导弹均可由055大驱、052D导弹驱逐舰的大口径垂发系统发射,也能由大型轰炸机挂载,真正实现了陆海空通用,作战方式非常灵活。

对海军而言,一艘055大驱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混装三款导弹,如同手握多般兵器,能够应对不同战场环境。对空军来说,轰炸机挂载后,打击范围得以大幅拓展,实现了以空制海的战略延伸。

这种通用化设计,让我国军队的火力投送能力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国博弈中占据了先机。

鹰击系列作为反舰导弹,专门针对海上移动目标如航母、驱逐舰设计,且不同型号形成远中近的梯次打击体系,可应对不同规模的海上威胁。世界上能研制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屈指可数,而像中国这样同时拥有乘波体、超燃吸气式、双锥体三种类型的国家,更是独此一家。

我国在气动布局、发动机技术、制导系统等领域全面突破,中国武器装备研发也已步入自主创新的快车道。

俄罗斯的匕首作为空射弹道导弹,依赖载机平台实现快速部署,但本质上属于传统弹道导弹的衍生型号,飞行轨迹相对固定。锆石导弹虽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速度可达8-9马赫,但其射程和制导精度与鹰击-19存在差距,且主要依赖舰艇发射,通用性较弱。

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上起步早,但进展缓慢,多次试射失败,至今尚未有正式列装的实战型号。其技术路径相对分散,且受限于发动机稳定性、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问题,迟迟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三款导弹的体系化、通用化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强后盾。

四款导弹集体亮相的场面确实不多见,这阵仗一出来,怕是让大洋彼岸的美国又要彻夜难眠了。毕竟这种集中展示的硬核实力,足以让任何在中国周边海域搞小动作的势力不得不掂量掂量。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