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56岁蒙得恩病逝,太平天国少有可以善终的诸侯王。蒙得恩没啥能力,但心

史海奇报屋 2025-08-18 20:44:55

1861年,56岁蒙得恩病逝,太平天国少有可以善终的诸侯王。蒙得恩没啥能力,但心态非常好,不争也不抢,生存智慧很高。 太平天国诸侯王,据黄文英自述有2700余人,可谓是王爷遍地走。这2700位王爷,赞王蒙得恩令人敬佩,心态非常好。 蒙得恩,广西平南人,富裕农户,家里耕牛八九头,粮食收入一年上万担,生活无忧无虑,却在冯云山的劝说下参加拜上帝教。 金田起义时,洪秀全、冯云山躲在花州山人村胡以晃家里。此时,清军前来围剿,是蒙得恩带兵把洪秀全救了出来。 除了迎主之战,蒙得恩没啥突出战绩。李秀成自述中,蒙得恩属于没有能力,没有智谋这一类庸才,李秀成看不起他。 客观看待历史,蒙得恩的确没啥突出能力,表现一般。1853年定都南京之后,蒙得恩长期负责女馆工作,是首义诸侯王的“大管家”。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首义诸侯王在内斗中损失惨重。接着,翼王石达开率10万兵马外出单干,太平天国陷入余人的状态。 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更差,洪秀全都无法容忍这两位兄弟,便废了他们爵位。如此,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都陷入瘫痪。 为了重新振兴太平天国,洪秀全进行一系列人事调整,蒙得恩走上了前台。至于蒙得恩为何得到重用,除了与洪秀全私人关系好,关键是没啥能力,对天王没啥威胁。 军事方面,洪秀全重新组建五军主将制,选派得力将领(除了蒙得恩)负责方面事务。 前军主将陈玉成、后军主将李秀成、左军主将李世贤、右军主将韦俊,无不是一流名将,能力强悍,却不如蒙得恩尊贵。 蒙得恩的职务,是中军主将,五军主将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洪秀全第一次组建五军主将,杨秀清就是中军主将,控制军权。 朝政方面,太平天国推行军师负责制,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是4大军师。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放弃军师负责制,改为掌率负责。 掌率,洪秀全自创的官职,负责朝政事务。陈玉成是又正掌率,李秀成是副掌率,蒙得恩则是正掌率,蒙得恩地位最高。 此外,洪秀全又推广总裁制,负责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与文官选拔。蒙得恩是副总裁,地位显赫。 论能力,陈玉成、李秀成甩开蒙得恩几条街,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但是,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蒙得恩的地位与权力都比陈玉成、李秀成高。 没能力,地位又高,正常情况下都会和其他实力派产生矛盾。但是,蒙得恩非常特别,虽说李秀成不认可他的能力,却也很尊重他。 太平天国诸侯王,对洪秀全意见很大,但对蒙得恩很尊重。究其原因,蒙得的虽说掌握军政大权,却很有自知之明,不争也不抢,做好本职工作。 行军打仗,处理政务,蒙得恩从不插手,任由地方实力派自己发挥。诸侯王与洪秀全有矛盾,蒙得恩又为将士辩解,诸侯王的矛盾,蒙得恩也尽量去调和。 1858年,洪秀全为了拉拢杨辅清,对石达开进行釜底抽薪,许诺给他中军主将,让他接替此前东王杨秀清的职务。 蒙得恩是中军主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资历很高。杨辅清什么情况呢?军事能力一般,还曾经与石达开结盟,脱离太平天国。 杨辅清回来担任中军主将,蒙得恩自然要放弃权力。对此,蒙得恩毫无怨言,洪秀全不给他当中军主将,蒙得恩主动退出,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 1859年,堂弟洪仁玕来到南京,洪秀全不但册封他干王,还授予军师职务,让洪仁玕独特军政事务,作为洪秀全与各路将领的中间人。 洪仁玕到来,意味着掌率制度被废除,蒙得恩在新的权力架构中没了权力。对此,蒙得恩依然没怨言,他一切都听从洪秀全安排。 掌率制度下,陈玉成经常外出打仗,李秀成负责京师防御,实际处理政务。作为正掌率,蒙得恩从不干预李秀成,李秀成办事,蒙得恩只管盖章。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蒙得恩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与谋略,他压根就不适合负责军政事务。蒙得恩除了资历高,其他都不行,干脆任由部下发展。 相对洪仁发、洪仁达而言,蒙得恩懂得如何处理朝政关系。发达啥也不行,却喜欢干预军政,石达开一怒之下外出单干。 蒙得恩不是“发达”,蒙得恩地位高,却从不干预或者反对陈玉成、李秀成的决策。无论陈玉成、李秀成等将士做什么,蒙得恩只管盖章,表示支持。 蒙得恩不争也不抢,故而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将领很尊重他,也喜欢向蒙得恩诉苦,希望蒙得恩能在洪秀全面前说好话。 地方实力派的要求,蒙得恩会尽量满足,支持陈玉成、李秀成的军事行动,取得不少胜利。 1861年,蒙得恩积劳成疾病逝,享年56岁。儿子蒙时总继承赞王爵位以及蒙得恩在太平天国的一切职务,并负责外交。 蒙得恩病逝的时候,陈玉成、李秀成已经二破江南大营,乘胜东征江浙,并策划新的西征上游方案,太平天国局势大好。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