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北京,一刘女士照料陌生老夫妻4年,大爷在去世前转给她10万,请求

小张主张 2025-08-18 19:03:31

“脸都不要了!”北京,一刘女士照料陌生老夫妻4年,大爷在去世前转给她10万,请求她帮忙照料一下老伴!没成想一直没出现的老人独子,突然在后面冒出来,强硬地要求刘女士还钱,甚至还把她的工作搞丢了!一气之下,刘女士决定将对方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这样判了!   在北京的一个老小区里,刘女士四年如一日地照顾着邻居张大爷和他患有失智症的老伴,这份不求回报的善意,却在老人离世后掀起了一场风波。   谁也没想到,素未谋面的老人独子突然出现,不仅要追回老人留下的10万元钱,还让热心肠的刘女士丢了工作。   故事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在银行工作的刘女士因为一次上门服务结识了张大爷夫妇。张大爷那年已经80多岁,老伴李奶奶患有失智症,日常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因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老两口的生活过得有些拮据又孤单。刘女士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从那天起就常常主动上门帮忙。   一开始只是顺路捎带些新鲜蔬菜,后来慢慢变成了固定的照料:每天早上帮着买好早点,中午过来做顿热乎饭,下午陪张大爷聊聊天,帮李奶奶梳头发、换洗衣服。   遇到老人生病,她更是跑前跑后挂号取药,陪着去医院复诊,忙得像自家亲人一样。   四年时间里,刘女士的身影成了老两口生活中最温暖的光。   她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望老人,让家里添些欢声笑语;李奶奶记性不好,经常把东西藏得找不到,刘女士就耐心帮着翻找,还在常用物品上贴好标签;张大爷冬天腿不好,她特意买了加热坐垫,每天提前帮老人焐热椅子。   周围邻居都知道有这么个热心的姑娘,老两口更是把她当成了亲人,有时候张大爷会拉着她的手念叨:“比亲儿子还贴心啊。”   2022年秋天,张大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失智的老伴。临终前一周,他让刘女士来到病床前,颤巍巍地拿出手机,给她转了10万块钱。   “小刘,这些年多亏你了,”老人喘着气说,“这点钱你拿着,帮我多照看老伴几年,给她买点好吃的,别让她受委屈。”   刘女士本来不肯收,但看着老人期盼的眼神,最终还是含泪答应了。她没想到,这句承诺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张大爷去世后没多久,一个陌生男人找到了刘女士,自称是张大爷的独子小张。让她意外的是,这位从未露面的儿子既没提父亲的后事,也没问母亲的近况,开口就要求她退还那10万元钱,说这是老人的遗产,理应归他所有。   刘女士解释这是老人委托她照顾老伴的钱,可小张根本不听,认定是刘女士“骗了老人的钱”。   更让刘女士气愤的是,小张直接找到她工作的银行,举报她利用职务之便骗取老人财产。尽管单位经过调查没发现违规,但这件事还是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最终刘女士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   失去工作的刘女士又气又委屈,她看着银行账户里那笔没动过的钱,再想想病床上需要照顾的李奶奶,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讨个公道。   法院开庭审理时,真相逐渐清晰。原来小张常年在外地生活,一年到头也难得来看望父母一次,甚至和老人因为琐事闹得很不愉快,张大爷夫妇生前曾两次立下遗嘱,明确排除了他的继承权。   法庭上,刘女士出示了四年间的聊天记录、邻居的证言,还有张大爷转账时的备注信息,这些都证明这笔钱是老人自愿赠予的委托照料费用。   最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小张的全部诉讼请求,认定刘女士的照料行为值得赞扬,10万元无需退还。小张不服上诉,二审法院依然维持了原判。   这件事被报道后,网友们纷纷为刘女士抱不平:   有网友留言说:“四年的真心照料不是金钱能衡量的,老人心里有数才会托付后事,这样的儿子根本不配谈遗产,法院判得太对了!”   另一位网友感慨:“现在肯对陌生老人这么好的人不多了,善良不该被欺负,法律给了好人应有的公道。”   刘女士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善意或许会被误解,但终究会被看见。   四年的陪伴里,她用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法庭的判决中,法律用公正守护了这份跨越血缘的温暖,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善意,也该有保护善意的底气。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  

0 阅读:313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