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姑娘的生活方式火了!家有6套房,父母每月还给6000块"生活费"。表面看像"啃老",实际上她把家庭事务当成了正经工作——陪姥姥看病挂号、给父母当旅行规划师和导游,连老爸搞不懂的电子设备都是她包办解决。
在北京,一位拥有六套房产的年轻姑娘,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解的决定:她辞去工作,回家全职照顾家庭。她的父母每月支付她6000元,并明确这笔钱是“工资”,而非生活费。
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就是“标准啃老”,不用工作,依靠父母就能过得很滋润。
但真正了解她的日常后,才知道这份 “家庭工作” 有多琐碎。
姑娘的姥姥今年 82 岁,身体不算太好,每月要去医院复查两次,挂号、取号、陪诊、拿药全是她一手包办。为了抢专家号,她常常凌晨定好闹钟,提前研究医院的挂号攻略,有时候遇上姥姥突发不适,她更是半夜开车送医,忙前忙后连轴转。
除了照顾老人,她还是父母的 “专属服务师”。父母喜欢旅行,她就提前做攻略,从订机票酒店到规划路线,甚至连当地的特色餐厅、适合老人的游玩项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每次出行,她全程拎包、拍照、当导游,把父母照顾得妥妥帖帖。老爸总说:“有闺女在,出门比跟团还省心!”
更重要的是,家里的电子产品几乎都要靠她。无论是新买的手机不会设置,还是电视机连不上网,甚至扫地机器人出故障,她都能第一时间解决。父亲曾打趣说:“我这是养了个免费的‘家庭IT工程师’。”
姑娘自己也坦言:“与其说是啃老,不如说是我在用另一种方式工作。我不拿工资,但家庭就是我的‘公司’,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这里。”
不少网友了解完前因后果,态度也从最初的质疑慢慢转为理解。有网友在评论区说得实在:“这哪能算啃老啊,分明是合理的家庭分工!家里总有人要在外挣钱撑起开销,也得有人留着心照顾家人,不管哪样,都是实实在在的付出。” 也有人说:“她算是新时代的‘全职女儿’,听起来轻松,但实际上责任不小。”
其实我们不妨先算笔经济账:要知道,在北京请个专业保姆或家政人员,月薪基本都在八千到一万;要是想送老人去条件不错的养老院,床位费动不动就上万,还常常得排队等床位。
这么比下来,姑娘的父母每月给女儿的 6000 元,其实远低于市场上的照料成本。这钱从来不是单向的 “接济”,而是对女儿操心家庭、照顾老人的劳动价值,最实在的认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用户16xxx51
各家都有各家的活法儿,不求苛同,但求舒心!
奥沙利文
招上门女婿吗[捂脸哭]
我和我
金钱关系侵入家庭
冷月照戈壁生胡杨 回复 08-22 10:55
何不食肉糜?
一碌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驻倭华军
什么父母给6000远远低于市场?你和父母这样算?老子不信那6套房都是她自己买的。
羌季友
个税交了吗
用户10xxx98
这个选择真的很好,没有哪个保姆家政比你适合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