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奥的反华立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卿期间,就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加征高额关税,实施科技封锁,还强行关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他更是带头散播“实验室泄漏论”等谣言,将疫情政治化,严重破坏全球抗疫合作。 即便卸任后,他依然靠贩卖“中国威胁论”博取关注,不仅出版《永不退让》一书攻击中国,还频频参与反华团体活动,甚至与“港独”分子同台唱和。 这种近乎偏执的行为背后,既有个人政治野心,也有被中国制裁后的报复心理——2021年中国对蓬佩奥等反华政客实施制裁,冻结其在华资产并限制入境,让他耿耿于怀。 蓬佩奥选择此时发声的时机耐人寻味。当前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年,西方国家对乌援助疲态尽显,美国国内对援乌分歧加剧。 而乌克兰战场的最新动向更令蓬佩奥之流焦虑: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双方虽未发布联合声明。 但特朗普暗示乌克兰需接受“领土交换”换取和平,这种妥协姿态触动了共和党内强硬派的神经。 蓬佩奥次日就跳出来质疑普京诚意,质问其是否会停止“偷走乌克兰儿童”和“向基辅发射导弹”,表面针对俄罗斯,实则剑指中国——他始终将中俄捆绑为“轴心”,诬称中国在背后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 这种移花接木的伎俩,无非是想把西方对俄战略挫败的注意力转向中国。国际社会对蓬佩奥的表演并不买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斥其为“过气政客刷存在感”,华春莹讽刺其推文是“最后的疯狂”。 欧盟国家也保持清醒认知,德国车企依赖中国市场,法国拒绝追随美国对华脱钩,所谓“反华联盟”根本无从组建。 即便在美国国内,理性声音同样指出蓬佩奥的荒谬: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明确表示“‘新冷战’斗士无法遏制中国,其他国家不会加入我们”。 蓬佩奥曾被《华盛顿邮报》评为“史上最差国务卿”,其推特评论区常见网友调侃“是否在计算入狱时间”,足见其公信力早已破产。 中国始终以行动证明自己是和平发展的建设性力量。俄乌冲突期间,中方特使辗转斡旋推动和谈; 面对能源危机,中国光伏产品为欧洲能源转型提供关键支持;在经济领域,中国芯片自给率从15%升至35%,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用创新实力打破封锁。 全球信任度调查显示,95%中国民众支持政府施政,而美国政府支持率仅48%,这一反差恰恰印证了蓬佩奥式反华叙事与民意的割裂。 蓬佩奥们或许还沉浸在美国单极霸权的旧梦里,但世界早已悄然改变。从亚太到中东,多国拒绝选边站队; 金砖机制扩容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中国推动的数字丝绸之路已覆盖132国,构建起平行于西方的合作网络。 当蓬佩奥在键盘前复读“中国威胁”时,中国企业正用自主芯片支撑全球电子产业链,中国调解员在为俄乌停火奔走。 中国科研团队在实验室攻关下一代能源技术——这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岂是几句政治口号所能抹杀? 参考资料:“乌方态度至关重要” 特朗普称正筹备俄乌首脑会晤 2025-08-16 10:01·环球网
其实特朗普一直想逼全球和中国脱钩,让中国经济崩溃。可是他算来算去,漏了一环,结果
【1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