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诸葛利剑 2025-08-18 15:31:18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是10%,一直谈,一直延,永远都是10%。 话说特朗普上台后,就把贸易政策当成大杀器,先是从2018年开打中美关税战,钢铝产品起步,后来扩展到电子和机械。结果呢,到2025年8月,又签了个行政令,把对华关税维持在10%左右,中国那边也保持类似水平。每次眼看要涨到145%或125%,就来个90天延期。企业们喘口气,继续做生意,供应链没断,但全球市场总悬着心。特朗普说这是为了平衡贸易逆差,鼓励本土生产,可实际情况是谈判桌上反复拉锯,谁也不想真撕破脸。数据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税率平均在55%,但核心部分稳在低位,避免经济大乱。大家都知道,这套路玩久了,受益的只是中美自己,其他国家却得买单。 转到美国那些盟友头上,事儿就变味了。拿台湾来说,本来以为靠着美国能沾光,结果2025年7月底,特朗普下令对台湾产品征收20%关税,从8月7日生效。电子组件、精密仪器这些出口主力首当其冲,叠加原有税率,实际负担接近25%。企业订单掉得飞快,中小企业开始把生产线挪到越南或墨西哥。工业园区厂房空置,失业压力上来。台湾政府上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到4.45%,出口预计涨24%,表面看还行,但对2026年就没底了,因为不确定性太大。特朗普这政策针对贸易逆差,可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美国,这下竞争力直线下滑。话说回来,台湾蓝绿两派都盼着大陆被收拾,结果自己先中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再看台积电这事儿,更显荒诞。台积电是最尖端的芯片制造商,本来是台湾经济支柱,现在正加速往美国亚利桑那转移。2025年3月,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建六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研发中心。凤凰城工厂扩建提速,第一座厂2025上半年量产,第二座2028年跟上。工程师和技术陆续过去,带走核心Know-how。特朗普推动这转移,说是为国家安全,可实际掏空了台湾的技术护城河。传统产业如机床模具,本来税率低,现在新关税一加,订单哗哗流失。企业老板们急了,四处找路子迁厂,台湾本地工业区抛售热潮起来。数据显示,台湾出口美国占比大,这政策等于一步步抽干老底,经济还能剩多少真功夫? 加拿大也没逃掉,特朗普对它征收35%关税,能源和汽车零件出口直线下滑。2025年早期,行政令就把加拿大列为目标,因为贸易逆差问题。加拿大官员赶紧反制,限制能源供应,转而把天然气卖给中国。管道转向亚洲市场,找新买家平衡风险。经济报告显示,失业率上升,工厂减产。加拿大明白,不能光挨打,得用狠招逼美国让步。同时,加强与东盟合作,绕过美元结算。话说加拿大作为美国近邻,本该是铁哥们,结果关税比对华还高,这不是明摆着收割盟友吗?全球贸易格局变了,大家都学着分散风险,不再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 日本情况类似,关税升到24%,汽车和电子产品竞争力大打折扣。制造商调整供应链,合作研发新光刻机技术,和荷兰联手摆脱美国垄断。2025年上半年,日本取消延迟的美日贸易谈判部分,降低对美依赖。企业加强本土生产,减少出口风险。话说日本这些年本想搭中美摩擦的便车,看热闹,结果自己关税更高,订单流失。政府推动内部市场整合,找中国市场缓冲。数据显示,日本出口下滑,但通过技术合作,试图重塑产业链。这套反击,让人看到盟友们不傻,都在想办法自保,而不是一味忍气吞声。 欧盟承受20%压力,布鲁塞尔推动数字服务税,针对美国科技巨头。2025年7月,美欧达成贸易协议,欧盟支付15%关税,但同时移除部分非关税壁垒。企业抗议不断,反对不公贸易。欧盟联手东盟,尝试非美元结算,平衡风险。话说欧盟本是美国老盟友,结果关税一加,经济摩擦升级。报告显示,欧盟出口下滑,但通过数字化转型,规避部分影响。盟友们原本以为中美打得越凶,自己越能渔翁得利,谁知税率更高,成了垫背的。全球观察者指出,这格局下,中美在低税率僵持,盟友付出更大代价。 中美这边,继续在10%水平博弈。谈判代表交换文件,延长协议,避免全面对抗。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部件,工厂运转正常。中国制造商优化生产线,提高效率。股市分析师监控数据,指出盟友代价更高。台湾经济特别脆弱,高科技外流,本土中小企业迁徙。加拿大能源转向,油轮直达上海。日本加强生产,焊接框架。欧盟推动转型,安装软件。谈判视频中,双方点头,又延90天。全球企业分散供应链,适应格局。

0 阅读:9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