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其实已经尽力了,眼下再反对美国总统的提议,真的是不明智的。自2022年以来,泽连斯基其实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了。所以,即便真的放弃了顿巴斯地区,也对得起乌克兰了 战争打到今天,乌克兰人流的血已经够多了,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坦克碾过边境线的那一刻起,泽连斯基就从喜剧演员变成了战时总统,西装换军装,演讲变战报,硬生生扛了三年多。 可现在,当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碰头,谈的是乌克兰的命运,而泽连斯基却被晾在一边——这局面,换谁不憋屈,但现实是,乌克兰的牌快打光了。 美国的态度变了,欧洲的援助慢了,前线的士兵少了,俄罗斯的炮弹却越来越密,泽连斯基还在坚持“寸土不让”,可问题是,他还有多少资本去坚持? 特朗普的“和平方案”摆上桌,核心就一条:乌克兰放弃顿巴斯,换停火和安全保障,听起来像是割地求和,可如果不接受,乌克兰还能撑多久,泽连斯基其实已经尽力了,现在再硬扛下去,真的明智吗?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或许就是2025年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峰会,特朗普和普京谈了三个小时,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协议,但两人显然达成了某种默契。 乌克兰的领土,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特朗普急着在中期选举前拿出外交成绩,普京则想借机解除制裁,双方各取所需,唯独乌克兰的命运,被捏在别人手里。 泽连斯基不是没挣扎过,他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乌克兰必须参与谈判”,一边派无人机轰炸俄军后方,试图用战场表现换谈判筹码。 可现实很残酷——俄军在顿涅茨克推进了10公里,乌军的防线摇摇欲坠,而美国的军援却在缩水,副总统万斯甚至公开说“美国不会再无条件资助乌克兰”,这等于直接掐断了泽连斯基的生命线。 欧洲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但实际行动越来越谨慎,德国、法国愿意给钱给武器,可匈牙利、斯洛伐克早就唱反调,欧盟内部裂痕越来越大。 更讽刺的是,欧洲的“和平计划”居然要求乌克兰先放弃部分领土,才能谈重建资金和入盟承诺——这哪是帮忙,分明是趁火打劫。 泽连斯基的困境在于,他没法同时满足国内民意和国际压力,乌克兰宪法规定“领土变更必须公投”,民众80%反对割地,可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哪来的底气? 特朗普的算盘很直接:乌克兰让出顿巴斯,美国给个“安全保障”,大家体面收场,可这“安全保障”到底值几个钱,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签了又撕,谁还敢信俄罗斯的承诺? 但话说回来,泽连斯基真的没得选,继续打吗,乌军伤亡惨重,征兵越来越难,西方武器供应跟不上,接受特朗普的方案?至少能保住剩余国土,争取喘息时间,历史会记住他带领乌克兰扛过最艰难的三年,而不是苛责他最终做出的妥协。 如果泽连斯基最终接受顿巴斯换停火的方案,乌克兰的版图会缩水,但国家或许能存活,俄罗斯拿到土地,美国拿到外交胜利,欧洲松了口气,唯独乌克兰人咽下苦果——可这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宿命。 长远来看,乌克兰的未来取决于两点:一是西方能否真的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而不是又一次空头支票;二是俄罗斯是否满足于现有战果,而不是几年后卷土重来,泽连斯基能做的,就是在最坏的选项里选一个不那么坏的。 战争没有赢家,但有些输家输得少一点,泽连斯基已经尽力了,如果最终放弃顿巴斯,那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活下来的乌克兰,比玉石俱焚的乌克兰更有希望。
泽连斯基刚到美国,乌克兰就传来噩耗,西方盟友哀叹“基辅投降”。乌方声称,俄军发射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