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五年,一尼姑向纪晓岚求对联,结果他张口就对尼姑说:“一笔直通;两扇敞开”

趣史小研究 2025-08-18 00:31:39

乾隆五十五年,一尼姑向纪晓岚求对联,结果他张口就对尼姑说:“一笔直通;两扇敞开”,谁知,尼姑听后瞬间羞愤难当竟破口大骂,纪晓岚反连连大笑道:等等,我还没说完! 乾隆五十五年,那天,京城里一座新修的尼姑庵落成,想求一副有水平的对联挂在山门上,既要显得有禅意,又得有点文化内涵。这可不是随便找个教书先生就能搞定的。思来想去,庵里的住持,一位有见识的老师太,决定亲自出马,去找当时名满天下的大学士纪晓岚。 纪晓岚那是什么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学问深不见底,但同时,他又是个出了名的“段子手”,为人风趣幽默,有时候还带点小小的“恶趣味”。 老师太找到纪府,毕恭毕敬地说明来意。纪晓岚听完,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他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庄重的出家人,捻着胡须,不假思索地张口就来,声音还特洪亮:“有了!上联是:一笔直通。” 老师太听了,心里琢磨,这“一笔直通”有点意思,像是在说修行之路要勇猛精进,直达本心。嗯,还行。 纪晓岚顿了顿,接着慢悠悠地念出下联:“两扇敞开。” 这话一出口,空气瞬间凝固了。 老师太的脸“刷”地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紧接着由红转青,由青转白。她修行多年,心境早已波澜不惊,但纪晓岚这五个字,实在太……太轻浮了!这不明摆着是在调戏、羞辱出家人吗?什么“一笔直通”,什么“两扇敞开”,这都什么虎狼之词! 她再也忍不住了,指着纪晓岚的鼻子就骂开了:“你……你这个为老不尊的家伙!枉为一代文宗,竟如此斯文扫地,出口污秽不堪!我们是方外之人,岂容你这般轻薄!” 府上的下人全吓傻了,谁见过敢指着纪大学士鼻子骂的。可纪晓岚呢,他非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一边摆手一边说:“师太,师太,息怒,息怒!你别急啊,我这还没说完呢!” 只见纪晓岚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地把完整的对联念了出来: “一笔直通西天路;” “两扇敞开度世门。” 话音刚落,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老师太愣在原地,嘴巴张得老大,羞愧、惊叹、佩服……各种情绪全写在脸上。原来,“一笔直通”指的是修行者心无旁骛,直通西天极乐世界的光明大道。而“两扇敞开”,说的是佛门大开,普度众生,接引世人离苦得乐的慈悲胸怀。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而且与尼姑庵的身份、佛法的教义完美契合,简直是神来之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刚才还觉得是流氓调戏,现在一听全联,瞬间变成了庄严宝相的佛法箴言。老师太当即双手合十,对着纪晓岚深深一揖,为自己刚才的鲁莽连连道歉。 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纪晓岚的下场可能就没那么“好笑”了。 这根本就是个典型的“网络标题党”和“断章取义”的古代版。 在咱们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有多少新闻、多少视频是通过一个极具冲击力但可能完全扭曲原意的标题或者“黄金前三秒”来吸引你的?纪晓岚那半截子对联,要是被哪个好事者拍下来发到网上,标题就叫《震惊!当朝大学士竟对尼姑说出这种话……》,那评论区会炸成什么样? 估计纪晓岚的“黑料”能被扒个底朝天,什么他喜欢吃肉、爱抽烟袋、有点好色的小传闻,都会被放大成十恶不赦的罪证。然后,各种“大V”下场,从道德、女权、宗教等各个角度对他进行360度无死角批判。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当天下午,纪晓岚的“人设”就得彻底崩塌。根本没人有耐心听他说完那后半句。 从乾隆五十五年到公元2025年,235年过去了,科技天翻地覆,但人性的弱点,尤其是这种“基于不完整信息就急于下判断”的弱点,几乎没怎么变过。 纪晓岚当时面对的,只有一个羞愤的尼姑。他还有机会哈哈一笑,把后半段话说完,完成一次漂亮的反转。但在今天,当事人面对的是一个由算法驱动、情绪放大的巨大舆论场。一旦被贴上标签,几乎没有解释的机会。因为算法只会推送让你更愤怒的内容,而不是更接近真相的内容。 我们得承认,纪晓岚本人确实是个复杂的人物。他不是电视剧里那个只会插科打诨的开心果。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他主持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图书编纂工程,这是他严肃、博学的一面。但他自己写的《阅微草堂笔记》,又记录了大量的鬼怪狐仙、奇闻异事,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一点点玩世不恭。他就是这样一个立体的人,既有庙堂之高的严谨,又有江湖之远的诙谐。 正是这种复杂性,才让他能开出那种既“出格”又“入格”的玩笑。他太懂语言的魅力和陷阱了。汉字本身就是个奇妙的东西,一个字、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千差万别。 那位老师太,作为一个有修为的出家人,其实也应该想到,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不至于当众说出那么粗鄙的话。她但凡多等一秒,多一点点“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耐心,就不会有那场误会。

0 阅读:355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