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皇帝朱温到大臣张全义家作客,见其妻女美貌,竟强行招她们侍寝。张全义儿子气不过,想拔刀去杀掉朱温,张全义叹气说:“他对我们家有大恩,由他去吧。” 要讲清这场风波的来龙去脉,得先从张全义和朱温的渊源说起。 张全义本是唐末的底层小吏,在黄巢起义的战火中辗转投靠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却是那场险些让他丧命的兵变。 诸葛爽病死后,其子诸葛仲方年幼,部将李罕之趁机夺权,将张全义全家掳为人质,若非部下拼死营救,他早已成了刀下亡魂。 就在张全义走投无路之际,时任宣武节度使的朱温向他伸出了援手。这位日后的后梁太祖虽以残暴闻名,却有着识人的毒辣眼光。 朱温看中张全义治理地方的才能,不仅出兵击溃李罕之,还将河南府交给张全义打理。 当时的洛阳经过战火的反复蹂躏,早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张全义带着部下 “披荆棘,劝耕桑”,用了十几年时间让这片废墟重现生机。 朱温对张全义的支持并非毫无保留。作为乱世枭雄,他既需要张全义这样的能吏为自己提供粮草兵源,又时刻提防着这位河南尹发展私人势力,双方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后梁开平三年(公元 909 年)的一个春日,朱温来到张全义府中做客。 提前得到消息的张全义不敢怠慢,将自家府邸装饰一新,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连妻子储氏和几个女儿都出面作陪。 朱温当天心情极好,宴席上频频举杯,与张全义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酒过三巡,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渐渐露出了本性,他对张全义的妻子储氏频频注目,又对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儿评头论足。 张全义虽心中不安,但碍于君臣名分,只能强颜欢笑。 宴席散后,朱温借口天色已晚,提出要在张府歇息。张全义不敢拒绝,只能安排房间。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晚二更时分,内侍突然来报,说朱温要召储氏和几位小姐去 “侍寝”。这个要求如同晴天霹雳,让张全义面如死灰。 五代时期虽然礼法松弛,但强占大臣妻女仍是骇人听闻的举动。张全义的儿子张继祚当时正在外院待命,听闻消息后怒不可遏,当即拔出佩剑就要冲进去理论。 父子俩在庭院中发生激烈争执,张继祚的佩剑几乎要指到父亲脸上,而张全义只是长叹一声,死死抱住儿子说:“吾家赖其全活者数矣,汝辈何知?” 最终,储氏和几位女儿还是被送进了朱温的寝室。 张全义的隐忍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骂他懦弱,有人叹他无奈。但细究就会发现,这位老臣的选择并非单纯的胆小怕事。 张全义出身寒微,能在洛阳立足,全凭朱温的支持。当年若不是朱温出兵,不仅他自己性命难保,整个家族都可能覆灭,就这些而言,朱温对张家确实有 “再生之恩” 此外,晚年的朱温做事暴戾,就在不久前,义武节度使因小事触怒朱温,全家被灭门。 张全义深知,一旦与朱温决裂,整个家族就会覆灭。 朱温在张府的恶行并没有就此结束,他在张府盘桓数日,期间多次召储氏和张全义的女儿入寝。 朱温这边,或许是张全义的隐忍让他有些过意不去,或许是出于其他考量,他在返回开封后下旨赏赐张家大量金银,并晋升张继祚为河阳节度使。 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是朱温驾驭臣下的惯用伎俩,但他并未收敛自己的好色本性,反而变本加厉,最终在几年后死于儿子朱友珪的兵变,而他在临死前还在与儿媳私通,堪称丑闻度拉满。 朱温被杀后,后梁进入末路。在李存勖攻灭后梁时,张全义率全家出城迎接。 张全义颇有“治理之才”,可以说,当年朱温能开疆拓土,张全义这个“后勤部长”发挥了极大作用。李存勖对张全义也是颇为重用,让其担任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尚书令等要职。 张继祚始终未能放下心结,后唐建立后,他参与了反对李存勖的兵变,失败后被处死。 临刑前,张继祚高呼:“吾父忍辱,吾不忍也!” 这句话道出了父子两代人在乱世中的不同选择。 这次叛乱,李存勖再未波及张全义的其他家人,可见是相当的手下留情了。 李存勖的皇后刘氏,因出身不高,便拜张全义为义父,靠着这层关系,张家人在后唐顺风顺水。
后梁皇帝朱温到大臣张全义家作客,见其妻女美貌,竟强行招她们侍寝。张全义儿子气不过
国际大碗说
2025-08-16 21:53: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