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31日,上海的“造反派”对她进行了辱骂、扇耳光、揪扯头发等粗暴行为

知睿聊教学 2025-08-16 20:55:54

1967年1月31日,上海的“造反派”对她进行了辱骂、扇耳光、揪扯头发等粗暴行为,甚至强迫她跪着“请罪”,当晚,顾圣婴与母亲以及弟弟在家中开煤气自杀,年仅30岁。

1967年1月31日,三十岁的钢琴家顾圣婴,和她的母亲秦慎仪、弟弟顾握奇,拧开了家里的煤气阀门,结束了一切现场没有挣扎的痕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消息传开,许多人想不通,十年前,顾圣婴还是整个中国的骄傲,是第一个为新中国拿下国际钢琴金奖的“天才少女”,被西方乐评人夸作“天生的肖邦演奏家”。   这样一位本该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艺术家,怎么会在最好的年华,带着家人走上绝路?   顾圣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爸爸顾高地是个爱国知识分子,妈妈秦慎仪毕业于大同大学外文系,她从小就对音乐特别敏感,四岁就能记住听过的旋律,在旧钢琴上弹出来。   到了上海中西小学,老师们都说这孩子耳朵太“毒”,听两遍曲子就能记住。   后来,顾圣婴跟着杨嘉仁、李嘉禄这些名师学琴,练得特别疯狂,指挥家李德伦后来回忆说,顾圣婴天还没亮就起床练琴,深夜琴房锁门了,还能看见她在走廊里默背乐谱。   她这天赋加上努力,很快就被全世界看到。十六岁那年,她第一次跟上海交响乐团一起演出,上台前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指挥轻轻拍拍她:“别怕,你的手指比任何人都懂琴。”她一碰到琴键,所有的紧张感都没了,十八岁那年,她自己的独奏会票都抢手得很。   1957年,20岁的她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弹了一曲肖邦,把所有评委都征服了,为新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国际音乐金牌,第二年,她又赢得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女子钢琴最高奖。   为了表彰她的成就,波兰政府特意送给她一个珍贵的肖邦石膏手模,这只手模象征着钢琴艺术的顶峰,顾圣婴把它当成宝贝,放在琴房最显眼的地方,当成精神上的圣物。   不过,在琴键构筑的华丽圣殿之外,另一种粗暴的杂音早已存在。   早在1955年,顾圣婴还没走上国际舞台,她的父亲顾高地就因“历史问题”被捕入狱,家庭一夜之间从书香门第,变成了“黑五类”,为国争光的钢琴家,原来是“历史反革命”的女儿。

这顶帽子,即便她在海外赢得再多荣誉,也从未被真正摘下,可顾圣婴的世界单纯得只有音符,她不懂那些复杂的政治和人心。   1966年,真的大风暴来了,红卫兵冲进她家,用锤子砸钢琴,骂这是“资产阶级的东西”。   更狠的是,她最珍视的肖邦手模也被狠狠摔在地上,摔断了两个手指,碎掉的不仅是石膏,还有顾圣婴的精神世界。   紧接着,1967年1月31日,她被揪上高台,罪名是“白专典型”、“里通外国的叛徒”,辱骂、耳光、撕扯头发,这些粗暴的行为像重锤一样砸在她身上。   这个曾在万千掌声中优雅谢幕的艺术家,此刻被剥夺了所有尊严。   回到家,妈妈和弟弟也在害怕中受罪,这个过去有教养、有艺术氛围的家,在时代的浪潮面前,已经没路可走了,没人知道他们三个人那个晚上聊了什么,只有邻居在后半夜,隐约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像一首永远弹不完的歌。   他们三人的选择,是对那个疯狂时代最无声也最决绝的抵抗,尸体被迅速火化,没人敢去认领骨灰,顾圣婴连一块墓碑都没留下。   多年后,顾圣婴的父亲得以平反,波兰的肖邦研究院至今仍高度评价顾圣婴,称她是“第一个把东方人的含蓄揉进肖邦曲子里的钢琴家”,那种独特的美,再也无人能够复制。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知睿聊教学

知睿聊教学

知睿喜欢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