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5月31日,辽宁迫击炮厂生产出了一辆汽车,即民生牌75型1.8吨6缸水冷载货汽车。这辆汽车研制了三年,由张学良投资74万大洋研制的。
辽宁迫击炮厂是一家兵工厂,他怎么会突然生产汽车呢?
这件事情还得从张学良说起。
民国时,很多的政府和军界官员都拥有私人汽车,张学良也不例外。他从国外购买了摩托车和一辆别克轿车,由于当时没有完善的汽车维修业务,再加上进口汽车缺少配件,所以,张学良的座驾也是时常故障频出,抛锚误事。
这时,张学良便萌生了自己造车的构想,而辽宁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也正有此意,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张学良拨款74万作为启动资金,并聘请了美国人麦尔斯为总工程师,开始研制中国人制造的汽车。
当时的辽宁迫击炮厂有职工207人,技术人员30人。而制造汽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于是他们先购买一辆美国1927年产的瑞雷汽车,通过反复拆装,将零件测绘成图纸,掌握关健技术数据,最后测绘零件图666种,细分之后,国内可自制零件达到464种,约占70%,其余202种零件需进口,包括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就委托美国的工厂依照图纸代加工,零部件齐套后再按照组装图生产整车。
可以想象,在当时国内机械工业水平极低的情况下,辽宁迫击炮厂用三年时间研制出国产第一辆汽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这辆民生牌汽车的轴距是4700毫米,载重量1820公斤,车速每小时50公里,发动机采用6缸水冷式,功率为48.5千瓦/65马力,车喷漆棕色。
第一辆汽车问世后,在当时国内引起巨大轰动。1931年9月12日,这辆民生牌汽车被送往上海,参加在上海法租界举办的全国路市展览,这个展览即当时的上海国际车展。民生牌汽车与福特、别克、雷诺等国外品牌一同在展会上亮相,当时的上海市长张群、外交部长王正延、实业部长孔祥熙都到会祝贺,现场轰动一时。
可是,展会还没结束,“九一八”事变发生了。原计划年产100辆75型载货汽车的辽宁迫击炮厂,已经生产了50辆汽车零部件,全部落入日军手里。仅存的一辆上海展车免遭劫难,被存放至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保管。
日军进入东三省后,将民生牌汽车的技术图纸和50辆汽车的零部件,连同生产线、厂房等全部贱卖给了日本的织布厂商丰田公司。丰田接手后,将民生牌汽车改造成丰田31C型卡车,这也是丰田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在民生汽车的基础上,四年之后,丰田汽车就拥有了年产轿车 3600辆、卡车480辆的产能。
民国时期建立的民族汽车工业和蓝图,终因日本的侵华战争而遭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