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美俄围绕此问题互动不断,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俄对冲突走向的引导。 起因:美俄计划就俄乌停火问题进行会谈,在会谈前最后24小时局势突变。 现状:特朗普公开威胁普京,称会谈无果将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可能采取“二级制裁”;英国前上校叫嚣等普京赴美专机落地就抓捕,不过普京被捕概率极低。 正文剖析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俄乌冲突背后是地缘政治的激烈博弈。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军事援助等方式支持乌克兰,以此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影响力,维持自身在欧洲的军事主导地位。此次会谈前特朗普的威胁,也是军事战略的一种延伸。经济制裁虽不直接涉及军事行动,但会对俄罗斯的军事资源投入产生间接影响。比如“二级制裁”针对俄罗斯贸易伙伴,若成功实施,俄罗斯从贸易中获取的资金减少,可能影响其军事装备的研发、采购以及军队的后勤保障等。 在国际关系方面,美国此举是为了在美俄乌“三方会谈”中占据主动。特朗普急切希望尽早结束俄乌冲突,通过威胁施压让普京在停火问题上让步,以实现他所谓的“和平议程”,提升自己的政治形象。而英国前上校的抓捕叫嚣,更多是配合美国对俄罗斯的围堵,展示西方阵营的“团结”。不过,这种激进言论更多是政治作秀。一方面,普京赴美是受特朗普邀请,美国若逮捕普京,将严重损害自身国际信誉,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另一方面,俄罗斯必然做好了充分准备,美国若贸然动手,可能引发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 有人认为特朗普的威胁是有效的谈判策略,通过制造压力让俄罗斯在会谈中妥协。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威胁可能会适得其反,激怒俄罗斯,使会谈更加艰难。对于英国前上校的抓捕言论,有人觉得这是西方对俄罗斯的极端打压,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叫嚣。 我个人认为,特朗普的威胁更多是一种姿态,实际效果可能有限。俄罗斯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向来强硬,不会轻易在核心利益上让步。而英国的抓捕言论,除了博眼球外,没有实际可行性。美俄作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还是会保持一定的理性。 此次美俄会谈前风云突变,凸显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未来美俄如何博弈,将深刻影响俄乌冲突走向与国际格局。 为你推荐
特朗普连饭都没给普京留,美俄峰会几小时就匆忙结束,俄罗斯总统专机当场打道回府。
【20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