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华(1915—1945年2月22日)闽西红军出身的著名侦察英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核心指挥员之一。其短暂而炽热的生命定格于抗战胜利前夕。 生于福建上杭县溪口乡贫农家庭,与开国少将邱仁华同乡(无亲缘关系)。16岁参加溪口赤卫队,同年加入共青团,任乡苏维埃交通员,多次穿越封锁线传递情报。 1938年任二支队侦察参谋,率“飞虎队”潜入南京城获取日军江防图,为韦岗伏击战歼敌百余人提供关键情报。 繁昌保卫战,带12名战士夜袭峨桥据点,炸毁弹药库致日军攻势瓦解,获谭震林亲授“孤胆英雄”称号。 1943年任浙东纵队五支队政委,智取伪军据点缴枪300余支,开辟四明山至会稽山的红色走廊。 1945年2月率部参加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在绍兴上虞许岙(今属余姚)遭国民党突击营包围。 2月22日拂晓,为掩护纵队机关转移,亲率一个排抢占制高点阻击。身中四弹,左臂炸断仍持枪射击,直至子弹打尽。 将机密文件吞入腹中,抱两枚手榴弹跃入深谷,与追敌同归于尽,时年30岁。 粟裕电令:“子华同志以身为盾,护我浙东根基,全军痛失英才!”(摘自《粟裕军事文选》) 1945年3月浙东行署追授“特等人民功臣”,牺牲地命名子华乡(现余姚子华村)。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光荣纪念证》,遗骸迁入上虞革命烈士陵园。 福建上杭县溪口镇立“邱子华烈士故居纪念馆”,展陈其1934年手绘《闽敌据点分布图》。 浙江余姚市许岙战斗遗址树花岗岩跳崖雕像,碑刻“凤凰啼血处,浩气贯四明”。 其总结的侦察兵“五会”训条(会画图、会攀岩、会方言、会伪装、会急救)写入解放军侦察兵教材。 邱子华代表土地革命中成长的那代“灵巧型指挥员”——以智谋为矛、忠诚为盾,在情报侦察领域创造传奇。他的牺牲凸显了抗战末期国共摩擦的悲壮一页,而吞文件跳崖之举,更将闽西子弟“誓不降敌、誓不泄密”的气节铭刻青史。其生命虽如流星短暂,却为浙东抗日根据地保存了燎原火种,终在1945年迎来胜利曙光。 谭启龙悼诗:“四明风雪夜,虎胆化星辰。君看春草绿,尽是子华魂。”(首任浙东区党委书记)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邱子华(1915—1945年2月22日)闽西红军出身的著名侦察英雄,新四军浙东游
史迹奇闻号
2025-08-15 11:50: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