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罗听到赫鲁晓夫下台和中国核爆消息,觉得中苏关系可能缓和,古巴夹在中苏之间难受。美国封锁经济,军事威胁不断,古巴靠两国援助过日子,中苏闹翻后卡斯特罗得小心站队。他多次开会讨论外交策略,这次看到机会,10月18日去中国大使馆探底。古巴依赖苏联军援,但中国核成功对抵抗美国核讹诈有象征意义。卡斯特罗希望两国团结,避免分裂扩大影响古巴稳定。 中苏分歧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中国觉得修正主义,外交上苏联跟美国搞缓和,中国不认。古巴导弹危机后,卡斯特罗对苏联让步不满,转而看重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盟友。1964年核爆让中国影响力上升,古巴想借此平衡关系。卡斯特罗去大使馆后,表达对中国成就的认可,还谈中苏合作必要性。中国方面重申改善意愿,但实际没那么简单。 11月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纪念,与勃列日涅夫谈,但苏联坚持老路子,意识形态和边界争执激烈,没谈成。12月古巴派团访苏访华,调解两党分歧,各方立场僵硬,空手回。1965年2月,卡斯特罗派格瓦拉访华,格瓦拉看工厂农村,谈援助和革命经验。回古巴后,古巴高层调整政策,上半年卡斯特罗三次去苏联,公开场合四次指责中国干预古巴事务。 这让中古关系紧张,王幼平在使馆汇报情况,8月8日回北京向姬鹏飞、乔冠华报告。原计划9月17日返古办国庆,但9月15日乔冠华给急电,卡斯特罗14日召见代办,批评中国散布不和,比美国还差。王幼平没回去,由代办主持国庆。后来带高层指示返岗,用七律诗记指示:豺狼当道安问狐,死马当作活马医,不逾界限不理睬,发生问题慎重处。使馆工作严格按规。 这些事反映冷战中小国生存不易,古巴靠大国援助,但中苏裂痕让卡斯特罗左右摇摆。赫鲁晓夫下台本以为转机,结果勃列日涅夫延续政策,中国核成功虽鼓舞人心,却没化解分歧。卡斯特罗选择偏苏,经济依赖军援是主因,古巴出口糖换苏联石油和武器,中国援助有限。 格瓦拉访华后转变,可能看到中国立场强硬,不易妥协。1965年古巴对华态度180度转,卡斯特罗访苏频繁,公开批评中国,影响拉美共产运动统一。长远看,这事件是中苏分裂一环,对古巴外交影响深。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撤职,勃列日涅夫继任,我国抱着改善关系的想法,让周总
【2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