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顶尖半导体教授李爱珍,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淘汰,不料2007年,她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面对记者采访,她淡然表示:感谢祖国的栽培! 李爱珍她是一位站在半导体物理最前沿的科学家,三次冲击国内最高学术荣誉,但最终都没能够获得次荣誉。 然而世界顶尖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却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外籍院士这一至高荣誉直接送到她面前。 2007年5月的一天,71岁的她正埋头在实验室,调试一台新型红外探测器。电话铃声响起,传来祝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 面对突如其来的喜讯,她没有激动、没有抱怨,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感谢祖国的栽培。” 回顾她的研究之路只用“困难”二字形容根本就不足以表达她一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 当她1999年,第一次参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那时候直接就已经有七名人员推荐了她,然而就在大众都以为是她实至名归的时候,却只因为她的年龄被刷了下来。 真是搞不懂评选比的是年龄还是一个人的研究成果有多么的夯实。 后来她又以她研究出的“亚洲第一台量子级联激光器”,参加评选的时候,过初试的时候普他很是开心,觉得自己有一丝希望,但最终还是在半路踢出了局。 不料就在她好不容易能到美国的研究院学习的时候,却因为国籍原因,她被拒之于核心实验区之外。 随后她带着自己的笔记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带出寻找零件,硬生生的把这套设备拼了出来——中国第一台分子束外延机诞生了。 如今即便成了美国院士,她仍是实验室里最忙的人——快九十岁了,每天依旧工作十个小时以上。 她一生最看重的,不是头衔,也不是荣誉,而是那些能让国家挺直腰杆的技术成果——分子束外延机、量子级联激光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大图书馆这事又牵扯出一个院士,这个院士老婆非常有名。这位院士是舒红兵,他是武
【200评论】【1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