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砸向他,人们愤怒的骂道:“你怎么今天才死?”这个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如此愤恨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6月10日,在大连劳动公园的后山人山人海,一辆军卡缓缓驶入,几名战士押着一个拄拐杖的白发老人下了车,人群瞬间沸腾,唾骂和叫好声响成一片,烂菜叶、臭鸡蛋也朝着老人劈头盖脸地砸去。 当枪声一响,86岁的张本政应声倒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可围观的百姓仍不解恨,有人怒吼:“一枪毙了,太便宜这老汉奸了!” 更有人指天叫骂:“你怎么今天才死?”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怎么会招来如此深仇大恨,他这漫长的一生,究竟做了什么? 答案,要从半个多世纪前的甲午硝烟中找起。 在1865年,张本政出生在山东文登一个贫苦渔家,年幼丧父,家境雪上加霜,为了糊口,他早早辍学,干过木匠,也开过杂货铺,却都没能坚持下来,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砺出他的品格,反而让他盯上了一条捷径——卖国。 并且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正在旅顺谋生的张本政,结识了日本间谍高桥藤兵卫,他很清楚对方的身份,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为了富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靠,他把刺探到的清军布防情报,源源不断地送给日军。 这些情报,直接导致了清军在战场上的惨败,当日军占领旅顺、屠杀两万多中国同胞时,张本政却能和日本特务谈笑风生,旅顺的尸山血海,反而成了他向新主子邀功的资本。 而甲午战争只是个开始,战后,清政府一度要清算汉奸,可张本政有日本主子护着,安然无恙,高桥藤兵卫更是投桃报李,帮他租来两艘轮船,做起了烟台到大连的海运生意。 到了1904年日俄战争,张本政更是把宝全压在了日本人身上,他不仅继续为日军刺探情报,还动用自己的船队,为日军运送军火和兵员。 更甚的是,他甚至亲自带路,引导日军攻打旅顺的俄军要塞东鸡冠山,作为回报,日本人默许他以极低的价格,吞并了俄国商人的船队,靠着这种沾满血污的原始积累,张本政的生意越做越大。 在1920年,张本政在烟台创立了“政记轮船公司”,并很快将总部迁到日本控制下的大连,借着日本人的势力,他的公司如病毒般扩张。 到“九一八”事变前后,张本政名下的轮船多达32艘,总吨位超过5万吨,规模甚至超过了当时整个中国海军的总和,成了名副其实的华北“航运巨头”。 而财富越多,他的骨头就越软,张本政用从国人身上榨取的钱财,在各地开设银行和工厂,被日本人捧为大连“八大富商”之一,先后担任了49项伪政府职务,成了日本人在东北经济领域的头号代理人。 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心理上早已自认是“日本人”的张本政,行事也愈发疯狂,他调动公司所有船只,为日军紧急运送部队到上海,直接加剧了淞沪会战的惨烈。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张本政更是发起“献金助战”,带头捐了价值74万日元的财物和整整40架飞机。 这些钱和飞机,转头就变成了轰向同胞的炸弹,因为这份“忠诚”,日本天皇亲自接见他,多次授予他勋章,他的“事迹”还被写进了日本教科书。 而主子的“恩宠”让他彻底没了人性,1943年,日寇的掠夺导致大连爆发大饥荒,面对饿殍遍地的惨状,张本政向日本人献出了一条毒计:“没粮食怕什么,让他们吃橡子面、啃树皮不就行了!”这条毒计被采纳,直接导致数千名大连百姓活活饿死。 不过,靠山终有倒塌的一天,1945年日本投降,张本政慌了神,他先是企图组织武装,勾结国民党特务,妄图洗白自己,阴谋败露后被捕,考虑到当时局势复杂,他在1946年只被判了12年。 谁知,这个老狐狸竟利用保外就医的机会,潜逃到天津、上海等地,继续搞反革命活动。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抛弃他的国民党仓皇逃往台湾,张本政的美梦也彻底破灭,新中国成立后,在清查汉奸的行动中,他最终在天津落网,被押回了他的罪恶发迹地——大连。 在如山的铁证面前,这个从甲午年开始,为侵略者卖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汉奸,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据说,在刑场上,张本政脸上毫无悔意,最后甚至还高喊了一句“日本天皇万岁”,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滔天怒火。 事后清查他的资产,存款折合时币171.5万元,另有土地1050亩、房产1886间,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财富,每一分都浸透着同胞的血泪。 张本政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选择如何与民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也警示着背叛的代价究竟有多沉重。 【信源】光明日报——大连地方法院审判汉奸张本政案
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
大胆的走走
2025-08-13 19:43: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