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俄作战朝军为何鲜有被俘?德媒:都自杀了 为了给不堪一击的前线乌军“挽尊”,德国媒体也是豁出去了。日前德国媒体表示,在俄乌开战后,已经有不少朝鲜士兵进入俄乌前线作战,按照韩国情报院的估算,朝鲜至少派出3万士兵入俄作战,但为何乌军只抓到2名朝鲜俘虏? 这个问题让德国人感到不解,因为同时期25万前线乌军士兵中有8000人被俘了,对比3万朝军只有2个被俘,显得乌军很废物。于是乎,德国媒体给出一个结论:朝鲜士兵被俘的少,是因为“朝鲜军方强迫士兵被俘前自杀”,并表示这个结论是韩国“国家情报院”给韩国国会的报告中提到的。 这就有意思了,先不说德国了,就说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甚至越南,这些受到中华文化圈影响,尤其是古代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多少都有“被俘是耻辱”的固有思想。这个在二战时期日军的“玉碎”行动中就有所体现。在东亚的文化圈层中,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可谓一种荣誉,但凡对这点有所了解,就能明白所谓“韩国军方强迫士兵自杀”多少有些扯淡了。 实际上,朝鲜士兵在俄乌战场上被俘数量少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朝军并未被派遣到俄乌的最前线作战,而是主要在库尔斯克州等地部署,承担守卫任务更多。更接近后方的朝军在作战受伤后,更容易被战友救回。另外,朝军的战斗素养很高,这也避免了大量被俘。毕竟乌军打到现在,能在前线的大多是一些缺乏经验的“壮丁”,枪炮一响,不少人就丧失了战斗意识,被俘的多也不奇怪。当然,朝军士兵在战场上眼看自己生还无望,即将被俘前选择自杀的情况,很可能也是存在的,毕竟这对军人来说,是“最高荣誉”。 至于韩国军人理解不了这一点,也不怪他们,毕竟抗美援朝那会儿,本来是“当炮灰”的韩军逃跑时候比美军都快,让他们理解军人荣誉确实不太容易。
德国图片报编辑朱利安在8月12日表示:“乌克兰前线的命运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决定了”
【4评论】【3点赞】
用户10xxx86
小编得多坏才鼓励别人自杀不当俘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