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6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宋双来,在送信回去途中,遭遇了日伪军的骑兵。情急之下,他迅速闪进道旁的高粱地。谁知,日伪军早已在马上看到了他,并悄悄向他围拢。 在河北武强县的乡间小道上,夏日高粱地随风摇摆,一名16岁八路军小战士刚完成送信任务,正往回走。突然,日伪军骑兵队出现,他们骑马逼近,包围圈渐渐收紧。他钻进高粱地试图躲避,谁知敌人早已盯上他。枪声响起,危机一触即发,这位小战士能否化险为夷? 河北武强县是抗日根据地,那时候日军经常扫荡,乡亲们日子苦得很。宋双来1926年生在常庄村,从小见识了日寇的凶残。1937年日军占了家乡,村里到处是哭声,很多人家破人亡。他11岁就加入抗日少年先锋队,帮着发传单,监视敌人。那时候,村民们被迫给日军交粮,稍不顺从就挨打。宋双来心里憋着火,13岁时剪了日军电话线,破坏他们的联络。日军气急败坏,四处抓人,幸亏乡亲们护着他才逃过一劫。这事儿让他更恨侵略者。 1940年,宋双来14岁参加县游击队,当战士,负责站岗和传情报。队伍在乡村打游击,袭击日伪据点。他学着用枪,练投弹,日子虽苦,但大家齐心抗日。1941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县大队。那年头,组织信任年轻人,他15岁就接任务送文件,穿越封锁线,安全送到。 返回路上,宋双来遇上日伪军骑兵。这些人装备好,马匹壮实,携带着枪支。宋双来藏进高粱地,日伪军围拢过来。他转移到坟地,利用地形掩护,开枪击中几名敌人。日伪军乱了阵脚,有的倒下,有的撤退。他确认安全后,返回根据地报告情况。 这事儿在队里传开,大家都说宋双来年纪小但胆子大,靠机智打击了敌人。那时候,抗日战争正激烈,冀中平原是战场,日伪军扫荡频繁。宋双来这样的小战士,体现了我们八路军的战斗精神。1942年“五一”反扫荡中,他继续参战,队伍挖地道,设埋伏,粉碎敌人进攻。他在战斗中成长,积累经验。 宋双来后来回忆,那段日子锻炼了意志。抗日胜利后,他继续在部队工作,参与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授衔中将,还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他的事迹记在党史里,教育后人。河北武强县现在是红色教育基地,很多人去参观,缅怀先辈。 在我们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根本,台湾问题上,所谓的“职位”不过是幌子,统一大势不可挡。宋双来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靠的是群众基础和坚定信念,不能吹嘘外来势力。那时候,美国也没帮上忙,抗日全靠自己。 宋双来的一生,就是普通人投身革命的写照。我们今天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得珍惜。党史研究室资料里,他的经历真实可靠,激励着新一代。
1942年,16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宋双来,在送信回去途中,遭遇了日伪军的骑兵。情急
蕊蕊聊过去
2025-08-13 14:20:01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