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这个跳梁小丑, 终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太文明了。我们跟他讲“自古以来”的历史,他跟你讲美日撑腰的“航行自由”。 现在我们的海警船把他的岛一围,他马上又开始跟我们讲道理了。这说明,对付这种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进攻性防御”。 2025年7月15日上午,菲律宾海警9701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多次高速穿航中国海警舰艇,其间最近距离仅有百米之遥。 这种近乎碰撞的危险动作,透着十足的挑衅意味。然而,在中国海警实施强硬驱离举措后未满一周,菲律宾外交部门便主动与中方取得联系,期望重启南海问题的磋商。这种态度的快速转变,再次印证了这个国家的行事逻辑。 菲律宾的算计从来都写在明面上。本年度,马科斯政府签署的《海洋区域法案》与《群岛海道法案》,竟妄图把中国黄岩岛及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非法纳入其管辖范围。 这套操作的时间点选在美国大选结束次日,显然是想趁着国际局势变动浑水摸鱼。他们妄图借国内立法之举,为其非法的海洋主张披上合法的外衣,进而向美国新政府递上投名状。这种政治操弄的手法,比在海上耍横更具隐蔽性。 国内政治需求是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反复摇摆的另一重动因。随着中期选举拉开帷幕,菲律宾的政客们再度炒作起南海议题。 国家安全顾问阿诺公然将所谓“南海长期战略”归咎于中国,此等颠倒黑白之举,实质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以换取选票。但民调结果显示,仅 25% 的受访者对马科斯的表现感到满意。普通民众更关心的是温饱问题,而非政客们的地缘政治表演。 菲律宾似乎认准了 “美国牌” 是万能钥匙。马科斯上台后不断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一口气向美军开放了 9 个军事基地。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在南海问题上获得强硬后盾,却没料到真正需要帮助时盟友的冷漠。 今年台风灾害后,美国仅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 1380 万比索援助,日本承诺的 500 万美元物资更是迟迟未到。所谓的 “铁杆盟友” 在救灾关键时刻的表现,比台风更让菲律宾民众心寒。 中国海警的围岛行动让菲律宾看清了现实。7 月 15 日的黄岩岛对峙中,面对菲方 2300 吨级的海警船,中国百吨级执法艇果断采取驱离措施。 这种寸步不让的姿态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在主权问题上不会有任何妥协。菲律宾很快就体会到硬扛的代价,不仅在海上讨不到便宜,连带着灾后求援都变得底气不足。 反观中国以往的善意援助,换来的却是反复背叛。2013 年台风 “海燕” 后中国送去 2 万吨大米,2021 年台风 “雷伊” 再捐 200 万美元物资,但菲律宾转头就在仁爱礁挑起事端。 这种 “援助 - 挑衅” 的循环证明,单纯的文明讲道理难以换来尊重。现在中国采取的 “进攻性防御”,本质上是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建立规则意识。 菲律宾之困境恰表明,外交政策若依附于他国而随波逐流,必然是绝路一条。美日需要的是在南海牵制中国的棋子,而非平等伙伴。 当菲律宾遭遇灾害时,这些盟友的援助要么杯水车薪,要么口惠而实不至。中国虽愿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然前提乃是菲律宾必须尊重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对付这样的对手,温和与退让换不来尊重。唯有守住底线的强硬才能赢得真正的平等对话,不是吗?
清理南海,从菲律宾开始!不惜代价,中国必须把被菲律宾所占岛屿一个不拉全拿回来。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