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点太不严肃了吧。如果这个条件都能入围的话,西南地区爱吃辣的这些省份,全省人民都是“好人”了。 吉林某市在评选“吉林好人”活动中,当地一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材料里面,竟然出现了“生活里记挂父母喜好,炒菜多放父亲爱吃的辣椒”这样的“先进事迹”,着实有些不太严肃了。 子女孝敬父母原本就是应该的,如果只是存在孝敬父母,想方设法满足父母喜欢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好人”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这是一件当地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样的事情,他们是不是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 不过换个角度来想,给喜欢吃辣的父亲多放辣椒都能成为“先进事迹”,可能与当地多数人不喜欢吃辣有关吧。因此这样的事情才会被他们看成是“先进”的一种表现。即使是这样,这种事也太微不足道了吧。按此逻辑,如果我天天给爱喝酒的父亲买酒,是不是也是一种先进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大概率还是评比机制出了问题。市里将名额分配到基层部门,要求每个基层部门都必须上报一定数量的候选人,有的基层部门实在找不出这样的人来,只好挖空心思推荐候选人去完成任务,所以才导致如此问题出现。 当地目前已经将此人的候选人资格取消。希望以后的评选中不要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了,否则这些当选的人,他们的“先进”有什么意义呢?
我朋友说,去年她爷爷生病了,大伯三姑想让下一辈也轮流去伺候,还列了一个排班表,但
【1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