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美国商务部突然甩出一纸命令,把全球顶尖大学哈佛大学给“盯上”了—

兰亭说事 2025-08-13 09:18:17

意想不到!美国商务部突然甩出一纸命令,把全球顶尖大学哈佛大学给 “盯上” 了 —— 要求它在 9 月 5 号前,把所有靠联邦政府资助搞出来的科研项目专利,列个清单交上去,不然就收回专利授权!哈佛可是手握 5800 多项专利的 “学术大佬”。 要弄明白咋回事,得先说说美国的《拜杜法案》。1980 年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法案,允许大学、非营利机构和企业把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专利留在自己手里,不用像以前那样全归政府。这么做是为了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产品,比如新药、新技术啥的。但法案里留了个 “后门”,政府保留 “介入权”,要是发现专利没好好用,或者用得不对付,政府就能收回专利或者强制授权给别人。 哈佛大学这次被盯上,就跟这法案有关。哈佛有 5800 多项专利,其中不少是靠联邦政府的钱搞出来的。比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这些部门,每年给哈佛的科研项目砸不少钱。按照《拜杜法案》,哈佛可以保留这些专利,但得定期报告专利的使用情况,保证美国公众能从中受益。可这次商务部突然要求哈佛在 9 月 5 号前提交所有联邦资助专利的清单,还威胁要收回授权,这就有点不寻常了。 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方面,美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担心联邦资助的研究成果被外国实体获取。哈佛大学作为顶尖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多,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敏感领域,可能存在技术转移的风险。比如,哈佛的 Broad 研究所拥有大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像 CRISPR,这些技术要是被外国公司或政府拿到,可能影响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自 2025 年 1 月再次执政后,对高校加强了审查。之前就有哥伦比亚大学和布朗大学因为类似问题,分别和政府达成了 2 亿美元和 5000 万美元的和解协议。哈佛大学因为在国际学生招生、反犹主义等问题上和政府有冲突,这次可能被当成了 “典型”。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给哈佛校长的信里就提到,要确保联邦资金产生的知识产权符合规定,让美国公众最大程度受益,这背后可能有政治因素在里头。 从历史上看,《拜杜法案》的 “介入权” 很少被使用,但一旦用起来,影响可不小。比如,2020 年美国司法部起诉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指控其隐瞒与中国机构的合作,涉及联邦资助的研究。这次对哈佛的审查,可能也是类似的逻辑,担心专利被不当使用。 哈佛大学的专利涉及多个领域,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都有。比如,哈佛的化学教授罗伊・戈登团队拥有两项关于半导体制造的专利,2024 年还对三星提起了侵权诉讼,指控三星在 Galaxy S22 等手机中使用了相关技术。这些专利要是被收回,不仅会影响哈佛的科研经费和商业化收入,还可能打乱相关产业的供应链。 而且,哈佛的专利商业化做得挺成功。上一个财年,哈佛新增了 159 项专利,有 900 多项技术许可,和 650 多个行业合作伙伴。要是专利被收回,这些合作可能会受影响,企业可能不敢再和哈佛合作,怕哪天专利没了,自己的投入打水漂。 不过,哈佛大学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回应说这是 “报复行动”,表示一直遵守联邦法律,专利有助于拯救生命、重塑行业。但政府的命令摆在那儿,哈佛得在 9 月 5 号前拿出清单,不然后果很严重。 这事儿还可能影响其他大学。美国政府已经和多所大学进行类似谈判,以后其他大学可能也得小心,别让自己的专利出问题。这也可能导致更多大学限制国际合作,或者调整技术转移策略,免得惹上麻烦。 总的来说,美国商务部这次对哈佛的行动,既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控制,哈佛大学成了 “出头鸟”。这事儿后续怎么发展,还得看双方怎么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后高校在处理联邦资助的专利时,得更加小心谨慎了。

0 阅读:2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