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将领,曾任东北抗联第六军第二师师长

史迹奇闻号 2025-08-13 01:09:51

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将领,曾任东北抗联第六军第二师师长。他的一生从地主家庭掌柜转变为坚定抗日战士,最终壮烈殉国。[祈祷][祈祷][祈祷] 1902年生于吉林公主岭,幼年因日俄战争举家逃难至黑龙江汤原县太平川田家屯。后家业复兴,拥有土地300余亩、粉坊和油坊,任家族掌柜。 九一八事变后,为保全家族安全,1933年接受日伪任命,担任太平川伪自卫团长。但目睹日军暴行,内心矛盾日益加深,执行“讨伐”任务时以朝天放“朋友枪”敷衍,暗中保护抗日力量。 1934年11月,在中共汤原县委争取下(夏云杰、戴鸿宾等策划),张传福率30余名自卫团成员哗变,加入汤原反日游击队,任小队长,年底升任中队长。 为解决游击队武器短缺,变卖家族产业购置60套棉衣、机枪、步枪等,并动员家人支持抗日,称:“抗日连命都豁出去了,还要钱干什么?”。 1935年秋,日伪以家属诱降失败后抄家捕人。张传福亲率队伍回家烧毁房屋财产,断绝后路,彰显抗日决心。 同年奉命组建骑兵队,活动于亮子河、汤旺河一带,联合赵尚志第三军攻占亮子河金矿,缴获机枪2挺、步枪百余支。 1936年3月伏击伪军,全歼40余人缴械;同年6月袭击日军汽车,歼灭22名日军,战斗中大腿负重伤仍坚持指挥。 1937年2月任抗联第六军第二师师长,率部在松花江南北转战,粉碎日伪多次“讨伐”,被日军称为“三江省已成共党乐土”。 1938年5月,为突破日军包围,北满省委命抗联第三、六军西征。8月23日,张传福率二师行至汤原县黑金河西沟时遭百余名日伪军伏击。他身负重伤仍指挥突围,次日因失血过多牺牲,年仅36岁。 从地主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战士,其“破产救国”事迹极大鼓舞民众,推动汤原地区抗日热潮。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吉林延边等地设纪念馆纪念其事迹。 张传福的生命轨迹,浓缩了东北抗联的悲壮史诗——从苟全性命的妥协者,到焚家纾难的殉道者;从伪职军官,到血染黑金河的抗日师长。他用36年人生践行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觉醒,更以“无家之躯”筑起民族不屈的脊梁。其精神正如密营中那条被他亲手斩杀的长蛇:纵使环境险恶,亦要搏出生路。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