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兴终于能松口气了。 他不再需要向谁证明宇树的价值。 机器人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全世界都听见了旧时代的碎裂声。
2016年离开大疆时,没人理解这个攥着硕士论文的年轻人。论文里躺着他设计的四足机器人XDog,电机参数像一串摩斯密码。他用10万元天使投资把论文焊成了现实,上海张江的出租屋里从此彻夜亮着电路板的光。焊接枪烫穿三件T恤那年,他给公司取名“宇树”——宇宙的树,根系必须扎进自研土壤。
成本曾是勒死中国机器人的绳索。进口电机占整机价格70%,日本供应商的报价单像一堵墙。王兴兴把电机拆成磁钢、线圈、减速齿轮,在参数表里重新排列组合。当自研关节电机扭矩冲到400N·m时,重量反而轻了30%,成本砍半。4D激光雷达在实验室扫出的第一组数据,盲区只有5厘米,比人类眨眼时的视觉死角更窄。
Go1机器狗出厂价定在9997元,比同行便宜一个零。有投资人拍桌子说这是自杀价,王兴兴把测试视频发到群里:铝合金骨架的机器狗驮着啤酒狂奔,时速17公里。2023年央视春晚,它驮着中国结跃上舞台,导播切给冬奥会开幕式的镜头里,同样的身影正踩着冰刀滑行。
国家能源集团的巡检工人们初见B2时,以为来了台玩具。直到它扛着40公斤设备爬完5小时陡坡,体温传感器显示电机温度始终卡在安全线以下。消防队把它送进化工爆燃现场,摄像头传回扭曲变形的钢架,热成像图谱里跳动着最后两个生命信号。
今年六月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宇树的H1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次电驱空翻。观众鼓掌时,王兴兴盯着落地时扬起的0.1厘米灰尘——那是算法尚未驯服的误差。后台有客户问什么时候能量产,市场总监翻出报价单又合上:全栈自研的代价是每颗螺丝都得重新发明。
他办公室还摆着初代XDog,铁皮外壳已锈出斑点。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宇树占据全球四足机器人60%市场,但窗外的黄浦江面,新对手的货轮正载着更低价模型靠岸。
网友表示:九年前王兴兴拆解日本电机时,很多人笑他是堂吉诃德。如今宇树的机器狗爬进矿井、扛起消防水枪,才明白他砍掉的不只是成本。当B2在电厂管道间转身,关节电机发出蜂鸣般的轻啸,那声音多像少年焊电路时的耳鸣。全栈自研听着热血,实则是把血肉磨成钥匙的过程——上海张江的灯火里,他硬是给中国机器人撬开条门缝。可门外的世界更汹涌。波士顿动力开放源代码后,山寨机器狗三个月就能上线;国内某大厂用贴牌产品压价30%,参数表华丽得让人心慌。王兴兴坚持每颗螺丝自己锻造,就像当年在出租屋焊电路板般固执。这或许很笨,但人类总得有些钥匙是铁与火淬出来的,而不是复印机吐出来的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