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 泰国官方突然宣布 8月11日,泰国官方突然宣布对江苏永钢、沙钢、中天钢铁三家中国钢企的高碳线材发起反规避调查,怀疑这些企业通过微调碳含量至0.66%-0.76%来避开关税。这事乍一看是关税问题,实则暗藏玄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怀疑规避关税,分明是借机打压中国钢企。看看泰国过去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2023年9月,泰国就曾对中国17家钢企的热轧钢板发起反规避调查,理由是怀疑通过掺杂合金改变成分避税。 更早之前,2020年泰国对中国高碳线材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其中江苏永钢被征收20.56%的税率,沙钢旗下企业也被征收15.04%的税率。 这一系列动作,很难不让人怀疑泰国是在有计划地针对中国钢企。 看看国际大环境,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早就对中国钢铁行业发起过多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比如2017年,美国对中国不锈钢板带材裁定63.86%-76.64%的反倾销税率和 75.6%-190.71%的反补贴税率。 2024年,美国又对中国马口铁征收最高122.5%的反倾销税。 欧盟也没闲着,2013年对中国有机涂层钢产品征收最高52%的反补贴关税,2019年还延长了双反措施。 泰国这是在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借贸易救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钢企在泰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19年,泰国从中国、欧盟和韩国进口的无锡钢材总规模达到12.83万吨,同比增长98.3%,其中超过44%来自中国。 虽然这是无锡钢材的数据,但可以推测高碳线材的进口情况也类似。江苏永钢早在2016年出口到泰国的线材就达26.9万吨,在国内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二。 沙钢和中天钢铁作为国内大型钢企,在泰国市场的份额估计也不小。 中国钢企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在泰国市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这让泰国本土钢企感受到了压力。 泰国官方声称中国钢企通过微调碳含量避税,这理由站得住脚吗?高碳线材的关税税率通常与碳含量挂钩,碳含量越高,关税可能越高,中国钢企将碳含量微调到0.66%-0.76%,可能是为了符合某个较低关税税号的要求。 但问题在于,这种调整是否真的构成规避关税。如果调整后的碳含量仍然在合理的产品规格范围内,只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而不是故意避税,那么泰国的指控就缺乏依据。 而且,其他国家的钢企是否也有类似的碳含量调整却未被调查呢?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泰国对其他国家钢企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这就更让人怀疑泰国是在选择性执法。 从实际影响来看,一旦反规避调查成立,这三家中国钢企将面临高额关税,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削弱。 而泰国本土钢企则可能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这种做法对泰国自身也没有好处。 泰国钢铁产能不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钢材,中国钢企的产品质优价廉,是泰国市场的重要供应来源。 如果泰国限制中国钢企的产品进口,可能导致国内钢材价格上涨,增加下游制造业的成本,最终影响泰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泰国的做法还可能破坏中泰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双方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会损害中国钢企的利益,也会让其他中国企业对投资泰国产生顾虑。 总的来看,泰国官方对中国三家钢企发起反规避调查,表面上是怀疑规避关税,实际上是为了打压中国钢企,保护本国钢铁产业,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不利于中泰两国的贸易合作。 希望泰国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钢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采取单边主义的贸易保护措施。
泰国伤透了心,开始靠近中国,这次泰柬冲突让泰国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泰国终于醒悟,跟
【2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