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全厂工人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年轻女性大

品古观今呀 2025-08-12 10:44:45

1958年,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全厂工人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年轻女性大声喊道:“毛主席好!”

1958年2月13日的沈阳城,北风裹挟着煤灰在铁西区的街道上打着旋儿,清晨六点,天还没完全亮透,沈阳机床电器厂的烟囱已经冒出白烟,工人们踩着厚厚的积雪陆续进厂。

厂区里到处贴着"大干一百天"的红色标语,广播里循环播放着《社会主义好》的旋律。

装配车间主任王德顺天不亮就到了厂里,他穿着崭新的蓝色工装,嗓子都喊哑了:"同志们注意了,今天有重要领导要来视察,每个工位都要收拾利索!"

工人们默默点头,谁也不敢多问,那时候的工厂纪律严明,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

靠墙第三个工位上,26岁的五级钳工苏玉春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正用棉纱仔细擦拭着铜螺丝。她是厂里为数不多的女技术骨干,丈夫在隔壁机床厂上班。

怀孕后本该调去轻松岗位,可她坚持留在生产一线:"现在国家建设需要人,我这点困难算什么。"

上午十点,厂区突然骚动起来,大门外开进几辆黑色轿车,工人们透过窗户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毛主席穿着灰色大衣,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朝车间走来。

车间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的声音,所有人都低着头,手上的活计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苏玉春的心脏砰砰直跳。她想起上个月厂里组织的学习会,书记说毛主席最关心工人生活。

看着越来越近的身影,她突然鼓起勇气,用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喊出一声:"毛主席好!"这声音在寂静的车间里格外清脆。

毛主席停下脚步,转身朝声音方向走来。他看见这个年轻女工隆起的肚子,关切地问:"几个月了?车间里冷不冷?"

苏玉春没想到领袖这么平易近人,紧张得手指绞在一起:"报告主席,七个月了,车间有暖气,不冷。"

毛主席点点头,又问她每天工作几小时,工资够不够养家,得知工厂给孕妇安排了工间休息,他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个场景被随行记者拍下,成为那个年代最温暖的画面之一,当时正值"大跃进"初期,全国上下都憋着一股劲要赶超英美。

沈阳作为重工业基地,工人们经常加班加点,毛主席这次视察特意强调要关心工人生活,嘱咐厂领导"既要抓生产,更要关心群众"。

那天之后,厂里给所有孕妇配了带靠背的椅子,车间角落添置了热水桶,苏玉春年底生下健康的女婴,给孩子取名"念东",意思是永远记得那个冬天的温暖。

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录在《毛泽东画传》里,成为党群关系的生动写照。

六十年后,已经退休的苏玉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那时候大家都紧张,可主席问的都是家常话。他握着我的手说'工人阶级要带头',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如今在沈阳工业博物馆,这份珍贵的记忆被永远保存,向人们诉说着那个火红年代里最朴实的温情。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