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公元528年,胡太后把毒酒端到19岁的儿子元诩面前,元诩不喝,胡太后硬生生给他灌

公元528年,胡太后把毒酒端到19岁的儿子元诩面前,元诩不喝,胡太后硬生生给他灌了下去。冷笑说: “你不仁,我不义,亲生的又如何?” 铜爵里的酒液还在晃,像极了元诩方才挣扎时溅出的泪。他倒在铺着波斯地毯的地面上,手指抠着砖缝,喉间发出破风箱似的声响。胡太后看着儿子脖颈上暴起的青筋,忽然想起他刚学会走路时,也是这样攥着自己的裙角,跌跌撞撞穿过太极殿的回廊。那时他的手肉乎乎的,攥得再紧也不会让人觉得疼。 殿外的漏刻滴答响,像是在数这对母子最后的情分。胡太后用金簪挑开元诩圆睁的眼,那里面还凝着惊恐,像只被猎人困住的小兽。她突然觉得烦躁,踹了踹地上渐渐变冷的身体:“早告诉你,别学你那死鬼爹。” 这话得从五年前说起。元诩十四岁亲政那天,御座还没坐热,就想把母亲手里的权柄抢回去。他偷偷给镇守晋阳的尔朱荣写密信,字里行间都是“清君侧”的急切。胡太后在他枕头下搜出那封信时,正赶上宫里的合欢花谢了一地,她捏着信纸笑出眼泪,把元诩叫到跟前,指着满阶落瓣:“你看,这花想开就开,想谢就谢,可它忘了,根还在土里埋着。” 元诩没听懂。这孩子打小在龙椅旁长大,见惯了大臣们跪地磕头,总以为皇权是攥在手里的玉玺,却不知胡太后早就把朝堂织成了网。

她让亲信太监掌管禁军,让外戚担任各州刺史,连元诩身边的侍读,都是她亲手挑选的眼线。有回元诩想提拔自己的老师,奏折刚递上去,第二天就见那老臣揣着毒药跪在宫门外——胡太后派人传话,说老臣的孙子在太学里偷了同学的笔墨。 毒酒穿肠的滋味,元诩到死都没弄明白。他只记得母亲灌他喝酒时,鬓边那支凤凰步摇晃得刺眼。那步摇还是他登基那年亲手挑的,当时胡太后摸着他的头说:“娘不要这些,娘只要你坐稳这江山。”现在想来,那话里的“江山”,从来都没算上他这个皇帝。 三天后,胡太后抱着刚出生一个月的孙女,对外宣称元诩病逝,让女婴登基做了皇帝。满朝文武跪在阶下,没人敢抬头看御座上那个裹在襁褓里的婴孩。只有尔朱荣的大军,正从晋阳往洛阳赶,军旗上的狼头图案,在风中抖得像要吃人。 破城那天,胡太后刚把孙女换成男婴,还没来得及改诏书,就被士兵从佛堂里拖了出来。她卸了钗环,披散着头发,像个普通的老妇,可嘴里还在喊:“我是太后!尔朱荣你敢弑君?”尔朱荣没理她,只让人把她和那个傀儡小皇帝一起扔进了黄河。 浑浊的河水吞没她们时,胡太后或许会想起元诩小时候。那时她还不是权倾朝野的太后,只是个抱着孩子喂奶的母亲。元诩夜里哭,她就抱着他在殿里踱步,唱着北方的民歌。歌里唱“黄河长,长城弯,儿啊长大守边关”,如今,她倒先成了黄河里的一捧泥沙。 这场母子相残,哪是什么“你不仁我不义”。不过是权力这剂毒药,先迷了母亲的心,再毁了儿子的命。胡太后总说自己是为了稳住北魏的江山,却忘了最该稳住的,是人心。

元诩想夺回权力,却不懂权谋从来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以为喊一声“我是皇帝”就能让所有人听话。他们都困在“皇权”这口井里,拼尽全力想往上爬,最后却一起摔了下去,连带着北魏的半壁江山,都跟着晃了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