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本月楼市政策聚焦
中央定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地方供需两侧政策持续发力
2025年7月,我国房地产政策环境延续宽松。中央层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并明确了7个方面重点任务,为房地产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引;住建部提出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等。
地方层面,本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28条。其中,宽松性政策23条、中性政策3条、紧缩性政策2条。尽管新政数量环比显著缩量,但房地产行业宽松基调不改,地方政策仍主要聚焦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发放购房补贴、推进房票安置、推进“好房子”建设、深化房地产金融支持等方面。本期报告主要对7月房地产行业政策进行梳理,并作解析。
中央政策:统筹推进“四好”建设,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1.政策跟踪
2.政策小结
7月资金面总体平稳宽松,但月内波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常规逆回购累计投放56667亿元,当月有54787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净投放1880亿元;MLF投放4000亿元,到期3000亿元,净投放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万亿元,回笼1.2万亿元,净投放2000亿元;开展国库现金定存操作1000亿元,当月到期1200亿元。资金利率方面,DR001环比持平,为1.39%,DR007环比下行6bp至1.52%。LPR方面,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3.5%,较上月持平。
在房地产方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度召开,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随后,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此外,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从明确总体要求、规范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住建部党组召开会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着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03—
地方政策:持续聚焦优化公积金政策、发放购房补贴、深化房地产金融支持等
1.宽松性政策(1)行政干预政策
(2)土地政策
(3)公积金政策
(4)人口人才政策
(5)其他政策
2.中性政策(1)住房保障政策
(2)其他政策
3.紧缩性政策(1)行政限制政策
(2)市场监管政策
4.政策小结
地方房地产新政数量锐减,但宽松基调不改
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监测统计,2025年7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28条。其中,宽松性政策23条,内容主要涉及发放购房补贴、推进房票安置、鼓励住房“以旧换新”、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深化房地产金融支持等;中性政策3条,内容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等;紧缩性政策2条,内容主要涉及前期购房激励性政策废止、房屋市政工程责任管理等。总的来看,本月地方政策出台数量锐减,沈阳提出废止前期出台的8个文件且其中多为购房激励性政策更是引发市场关注,但房地产宽松基调未变,地方政策仍主要聚焦优化公积金政策、发放购房财税补贴、推进房票安置、深化房地产金融支持等。
行政干预核心举措包括推进房票安置、发放购房补贴、鼓励住房“以旧换新”等
在行政干预方面,核心举措主要包括推进房票安置、发放购房补贴、鼓励住房“以旧换新”、深化房地产金融支持等。典型代表有:荆门提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过程中鼓励优先采用房票安置或“以购代建”方式安置,并放宽房票使用限制,有序推进现房限售等;长沙实施“以旧换新”购房补贴,单套最高3万元,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在现行基础上核减一套,并提出稳步推进房票安置、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购力度、加强房地产金融支持等多项举措;成都提出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加力开展“安家成都”房产促消费活动,加快“统筹住房”上市销售等;中山开展2025年“以旧换新”购房消费券活动、“群团购”等促销活动,并探索推进房票安置工作、持续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等。
土地政策核心聚焦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难”等历史遗留问题
在土地政策方面,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政府主导的国有土地上安置房、棚改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项目用地手续不完善的,由建设单位或其他办理主体提出申请,可按相关规定补办划拨或协议出让手续;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房改房、集资房的,由建设单位或其他办理主体凭项目立项依据或其他证明材料提出申请,可按划拨方式补办用地手续;在原用途为教育、医疗卫生、办公、工业等划拨土地上已建安置房、棚改房、保障性住房等项目的,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改变土地用途手续,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拟定处置方案报经所在地政府同意后,可在补办用地手续后进行实地规划核实,按现状出具规划核实意见。
公积金政策核心举措包括上调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放宽公积金申请和提取限制等
在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方面,核心举措主要包括上调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放宽公积金申请和提取限制等。典型代表有:昆明将缴存人家庭购买昆明市主城区住房套数认定范围从“主城区”调整为“购房所在区”,异地缴存人家庭仅需查询缴存人家庭昆明市购房所在县(市)、区的住房套数;武汉将第二套房公积金可贷最高额度由100万元提升至120万元;泰州将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支付购房首付款提取范围从购房人、配偶扩大至购房人、配偶及购房人父母、子女,支持使用“房票”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将“以旧换新”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调20%等。
人口人才政策核心举措主要包括发放生育补贴、发放购房补贴等
人口人才政策主要包括发放生育补贴、发放购房补贴等。典型代表有:北京发布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优化托育支持政策、健全住房支持政策等多项举措;无锡市滨湖区针对滨湖区就业、创业且符合相关部门认定的各类人才,按类别分别发放5万元-30万元的人才购房券,在校就读大学生(包含在校大专生及以上)在限定时间内在滨湖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按照商品房网签备案合同总价的1%享受购房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武汉市硚口区对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创业的ABCDE类高端产业人才,2025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在活动参与楼盘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后,给予20万到100万的购房补助等。
住房保障政策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等
中性政策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等。典型代表有:西安印发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明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和销售价格,实施封闭管理,从解决最困难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入手,逐步扩大范围至整个工薪收入群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通过划拨用地集中新建、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住房和闲置住房或市政府同意的其他方式筹集建设;海口市发布公开征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公告,征集项目类型涵盖居住存量房屋、非居住存量房屋、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
紧缩性调控主要涉及购房激励性政策废止、房屋市政工程责任管理等
紧缩性政策主要涉及前期购房激励性政策废止、房屋市政工程责任管理等。典型代表有:沈阳废止《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等8个文件,内容涵盖限地价、限购、限贷、购房补贴、卖旧买新、支持多孩家庭改善等多个维度;广东省将《房屋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落实质量安全首要责任管理规定》由试行转为正式施行,明确建设单位对房屋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首要责任,并对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交付使用阶段等不同时期工作重点予以明确。
—04—
2024年至今中央层面重要房地产政策梳理
7月重要事项复盘
房地产政策展望
1.中央层面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流动性方面,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测算,完全排除MLF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8月流动性缺口可能在2000亿元左右,从绝对规模来看压力不大。
在房地产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地没有直接提及房地产调控举措,而是强调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体现了中央层面对当前实施的稳楼市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总体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的认可,落实落细“存量政策”优先级高于出台“增量政策”。同时,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也将使房地产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新的增长动力,未来围绕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好房子”建设、优化土地供给、强化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有望持续推进。
2.地方层面
根据CRIC统计数据,2025年7月,楼市整体迎来季节性回落。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111.6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重点30城商品住宅新增供应67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12%;成交82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20%,其中,一线城市全面回调,同环比跌幅显著超过二三线,多数二、三线城市同环比齐跌,仅个别城市阶段性回升。在此情形下,地方房地产政策仍需持续发力,如短期可继续通过发放购房财税补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举办促销活动等以应对市场季节性低迷;中期注重存量转化,如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大房票安置力度等,同时,优化住房供应体系;长期则通过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设推动住房品质升级与产业转型,构建住房“市场+保障”双轨制等。其中,一线城市可侧重住房流通性提升,三、四线城市则需进一步强化降低购房成本与存量房转化等。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